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罚金刑执行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12-18页 |
一、罚金刑执行难的立法原因 | 第12-16页 |
1、必并科罚金制的滥用 | 第12-13页 |
2、罚金数额的设定不科学 | 第13-15页 |
3、量刑依据的不完善 | 第15页 |
4、立法规定的执行方式过于简单 | 第15-16页 |
5、缺乏对罚金执行变更的思考 | 第16页 |
二、罚金刑执行难的司法原因 | 第16-18页 |
1、罚金刑执行主体的混乱及执行申请人的缺乏 | 第16-17页 |
2、对罚金刑执行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认识不足 | 第17页 |
3、罚金刑执行的程序不明,执行措施不力 | 第17-18页 |
4、异地流窜作案造成执行客观困难 | 第18页 |
第二章 对罚金刑价值的进一步认识兼对我国罚金刑制度的批判与思考 | 第18-27页 |
一、罚金刑的价值所在 | 第18-22页 |
1、罚金刑是刑罚轻刑化的最佳体现 | 第18-20页 |
2、罚金刑可以避免监禁刑的消极作用 | 第20-21页 |
3、罚金刑是一种“收益型”的刑罚 | 第21页 |
4、罚金刑是适用于贪利性犯罪、法人犯罪和较轻犯罪的好方法 | 第21-22页 |
5、罚金刑具有可恢复性 | 第22页 |
6、罚金刑是一种高效率的刑罚 | 第22页 |
二、对我国罚金刑基本理念偏差的批判 | 第22-27页 |
1 罚金刑未体现刑罚轻缓化的价值目标 | 第23-24页 |
2、罚金刑在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上的适用比例失衡 | 第24-25页 |
3、罚金刑的数额规定缺乏司法技术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罚金刑的完善构想 | 第27-39页 |
一、立法完善 | 第27-34页 |
1、扩大适用范围 | 第27-29页 |
2、改进罚金刑的适用方式 | 第29-30页 |
3、完善罚金刑数额的有关规定 | 第30-31页 |
4、创建罚金刑易科制度 | 第31-34页 |
二、完善罚金刑的执行机制 | 第34-36页 |
1、统一罚金刑执行机构 | 第34-35页 |
2、规定罚金刑移送执行程序 | 第35页 |
3、强化罚金刑执行措施 | 第35-36页 |
4、完善罚金刑执行的监督机制 | 第36页 |
三、建立罚金刑的保障机制 | 第36-37页 |
1、建立财产保全制度 | 第36-37页 |
2、建立财产状况附卷移送制度 | 第37页 |
3、建立罚金刑执行与刑罚主刑执行相关联制度 | 第37页 |
四、完善背后的思考 | 第37-39页 |
1、民众的观念 | 第38页 |
2、我国的司法资源 | 第38-39页 |
3、罚金刑的刑事政策意义 | 第39页 |
4、我国立法和司法的脱节 | 第39页 |
第四章 在现行刑罚框架下罚金刑适用的一些疑难问题及思考 | 第39-50页 |
一、罚金刑对特殊犯罪主体的适用 | 第39-45页 |
1、罚金刑对未成年犯罪人的适用问题 | 第40-43页 |
2、罚金刑对于累犯的适用问题 | 第43-44页 |
3、罚金刑对义务兵犯罪的适用 | 第44-45页 |
二、罚金刑的数罪并罚问题 | 第45-47页 |
1、罚金刑与罚金刑并罚 | 第45-46页 |
2、罚金刑与没收财产刑并罚 | 第46-47页 |
三、罚金刑的追诉时效 | 第47-49页 |
1、单位犯罪中的单处罚金刑时的追诉时效 | 第47-48页 |
2、选科罚金刑和并科罚金刑的追诉时效 | 第48-49页 |
四、单位破产后,被判处的罚金能否作为“债权”申报而优先受偿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