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34页 |
1 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研究进展 | 第10-24页 |
·OPG/OCIF基因结构 | 第10-11页 |
·OPG/OCIF蛋白结构和功能特征 | 第11-13页 |
·OPG/OCIF的表达分布 | 第13-14页 |
·OPG的生理功能 | 第14-15页 |
·OPG的作用机理 | 第15-16页 |
·OPG介导的信号传导 | 第16-19页 |
·OPG的调控 | 第19-20页 |
·OPG在骨疾病方面的潜在应用 | 第20-22页 |
·展望 | 第22-24页 |
2 本课题的实验设计 | 第24-27页 |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4页 |
第二章 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及突变体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纯化及其生物活性测定 | 第34-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40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5-37页 |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 第37-38页 |
·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 | 第38页 |
·包涵体的提取 | 第38-39页 |
·包涵体变性与复性 | 第39页 |
·目的蛋白的纯化 | 第39页 |
·抗体的制备 | 第39页 |
·表达蛋白的降血钙活性测定 | 第39页 |
·数据分析 | 第39-40页 |
2 结果 | 第40-46页 |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第40-41页 |
·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 第41-44页 |
·大肠杆菌表达的OPG-T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44-45页 |
·抗体免疫活性测定 | 第45页 |
·重组蛋白OPG-T降血钙活性 | 第45-46页 |
3 讨论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第三章 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在家蚕细胞、幼虫中表达 | 第51-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7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52-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7页 |
2 结果 | 第57-62页 |
·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8-OPG、pBacPAK8-OPG-372的构建及鉴定 | 第57-58页 |
·重组病毒的筛选及鉴定 | 第58-59页 |
·重组病毒Bm-OPG和Bm-OPG-372在家蚕细胞中表达 | 第59-61页 |
·重组病毒Bm-OPG、Bm-OPG-372在家蚕幼虫中表达 | 第61-62页 |
3 讨论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第四章 家蚕表达的人OPG蛋白的纯化、定量和质谱鉴定 | 第66-8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6-69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66-67页 |
·方法 | 第67-69页 |
2 结果 | 第69-77页 |
·目的蛋白的纯化 | 第69-70页 |
·ELISA半定量法测定表达的重组蛋白含量 | 第70-71页 |
·质谱鉴定分析 | 第71-77页 |
3 讨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
第五章 家蚕表达的人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及其突变体生物活性研究 | 第80-9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1-83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81页 |
·实验方法 | 第81-83页 |
2 结果 | 第83-89页 |
·rh-OPG-372的体内降血钙作用 | 第83页 |
·rh-OPG-372腹腔注射方式的体内降血钙作用的剂量效应 | 第83-84页 |
·rh-OPG-372腹腔注射方式的体内降血钙作用的时间效应 | 第84-85页 |
·rh-OPG口服给药方式的体内降血钙作用的剂量效应 | 第85-86页 |
·rh-OPG口服给药方式的体内降血钙作用的时间效应 | 第86-87页 |
·rh-OPG增加骨面积、防止骨流失作用 | 第87-89页 |
3 讨论 | 第89-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缩略语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