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污泥中Cu、Pb和Zn的生物沥滤研究

第一章 引言第1-52页
 1.1 我国污泥处置概况第18-22页
  1.1.1 污泥最终处置技术第18-19页
  1.1.2 污泥土地利用第19-22页
 1.2 污泥重金属无害化技术第22-29页
  1.2.1 重金属固定技术第23-27页
  1.2.2 重金属去除技术第27-29页
 1.3 生物沥滤研究现状第29-40页
  1.3.1 生物沥滤微生物第30-33页
  1.3.2 生物沥滤机理第33-34页
  1.3.3 生物沥滤影响因素第34-37页
  1.3.4 污泥中重金属生物沥滤的研究与应用第37-40页
 1.4 研究的选题思路第40-41页
 1.5 研究的创新点第41页
 参考文献第41-52页
第二章 污泥生物沥滤的最佳条件筛选第52-67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53-54页
  2.1.1 污泥样品第53页
  2.1.2 混合硫细菌接种液的富集培养第53页
  2.1.3 生物沥滤序批试验第53-54页
  2.1.4 分析测试第54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54-65页
  2.2.1 不同接种量下pH值、SO_4~(2-)的变化第54-56页
  2.2.2 不同接种量下重金属的沥滤第56-59页
  2.2.3 不同硫浓度下pH和SO_4~(2-)变化第59-61页
  2.2.4 不同硫浓度下重金属的沥滤第61-63页
  2.2.5 不同硫浓度下重金属去除与pH和ORP关系第63-65页
 2.3 小结第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第三章 生物沥滤化学与生物机制第67-9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67-71页
  3.1.1 污泥样品第67-68页
  3.1.2 生物沥滤序批试验第68页
  3.1.3 重金属形态分析第68-69页
  3.1.4 EPS的分离提取第69页
  3.1.5 嗜酸和弱嗜酸硫细菌的培养第69-70页
  3.1.6 异养菌计数第70页
  3.1.7 分析测试第70-71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71-87页
  3.2.1 生物沥滤过程中重金属形态变化第71-75页
  3.2.2 重金属形态变化与pH,ORP关系第75-77页
  3.2.3 污泥细胞内重金属分布的能谱分析第77-79页
  3.2.4 EPS中重金属分布第79-81页
  3.2.5 EPS、蛋白质、多糖和VFA的变化第81-83页
  3.2.6 异养微生物数量变化第83页
  3.2.7 SEM和TEM微生物形态观测第83-87页
 3.3 小结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第四章 生物沥滤的影响因素探讨第91-10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91-93页
  4.1.1 污泥样品第91-92页
  4.1.2 生物沥滤序批试验第92页
  4.1.3 厌氧水解酸化预处理第92页
  4.1.4 分析测试第92-93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93-107页
  4.2.1 初始pH值影响第93-97页
  4.2.2 小分子有机物的影响第97-101页
  4.2.3 厌氧水解预酸化的影响第101-102页
  4.2.4 污泥固体浓度的影响第102-105页
  4.2.5 污泥类型的影响第105-107页
 4.3 小结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09页
第五章 生物沥滤污泥土地利用的安全性第109-117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109-110页
  5.1.1 污泥样品第109页
  5.1.2 生物沥滤序批试验第109-110页
  5.1.3 分析测试第110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110-115页
  5.2.1 重金属影响预测第110-111页
  5.2.2 氮磷钾变化第111-114页
  5.2.3 SO_4~(2-)影响预测第114-115页
 5.3 小结第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7页
第六章 生物沥滤反应器的运行工况研究第117-129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117-120页
  6.1.1 试验装置第117-118页
  6.1.2 硫填料的制备第118-119页
  6.1.3 反应器运行条件和设备第119页
  6.1.4 分析测试第119-120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120-127页
  6.2.1 CSTR-1与CSTR-2运行工况比较第120-122页
  6.2.2 CSTR-1连续运行工况第122-125页
  6.2.3 AR运行工况第125-127页
 6.3 小结第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2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29-132页
 7.1 结论第129-130页
 7.2 展望第130-132页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市优势产业评价研究
下一篇:高效低噪声电荷泵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