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2页 |
第1章 会计行为心理研究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12-20页 |
·会计行为主体的界定 | 第12-14页 |
·什么是主体 | 第12页 |
·行为主体的概念 | 第12-13页 |
·会计行为主体的剖析 | 第13-14页 |
·会计行为心理的内涵 | 第14-16页 |
·什么是会计行为 | 第14-15页 |
·会计行为心理的内涵 | 第15-16页 |
·会计行为心理研究的意义 | 第16-20页 |
·会计行为心理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6-18页 |
·会计行为心理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8-20页 |
第2章 行为会计系统的运行和会计行为心理 | 第20-32页 |
·会计目标、会计行为目标和会计行为动机 | 第20-23页 |
·会计目标理论 | 第21页 |
·会计行为目标与会计目标的关系 | 第21-22页 |
·会计行为动机 | 第22-23页 |
·会计行为动机的成因与会计行为心理 | 第23-29页 |
·会计行为动机形成的直接来源 | 第23-24页 |
·会计行为主体的需求心理分析 | 第24-27页 |
·会计行为主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分析 | 第27-29页 |
·会计行为心理和行为会计系统的运行机制 | 第29-32页 |
·行为会计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29-30页 |
·行为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相互作用 | 第30页 |
·会计行为心理的作用和行为会计系统的运行 | 第30-31页 |
·会计行为过程 | 第31-32页 |
第3章 影响会计行为心理的因素 | 第32-42页 |
·会计环境对会计行为心理的影响 | 第32-38页 |
·宏观会计环境对会计行为心理的影响 | 第32-35页 |
·微观会计环境对会计行为心理的影响 | 第35-38页 |
·会计行为主体因素对会计行为心理的影响 | 第38-42页 |
·个体生理情况 | 第38-39页 |
·教育背景 | 第39-40页 |
·工作经历 | 第40-42页 |
第4章 会计行为心理分析 | 第42-55页 |
·会计信息失真的心理分析 | 第42-45页 |
·会计信息加工者制造失真信息的心理分析 | 第42-43页 |
·会计信息鉴证者审计失真的心理分析 | 第43-45页 |
·会计服务职能的心理分析 | 第45-47页 |
·会计危险论者的心理分析 | 第45-46页 |
·会计无用论者的心理分析 | 第46-47页 |
·会计职业选择的心理分析 | 第47-50页 |
·会计行为主体职业选择的调查 | 第48-49页 |
·会计行为主体职业选择的心理分析 | 第49-50页 |
·会计人际关系的心理分析 | 第50-52页 |
·会计人际关系的分类 | 第50-51页 |
·会计人际关系的心理分析 | 第51-52页 |
·会计职业道德的心理分析 | 第52-55页 |
·会计职业道德失控的表现 | 第52-53页 |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 第53-54页 |
·会计职业道德失控的心理分析 | 第54-55页 |
第5章 会计行为心理优化 | 第55-67页 |
·会计行为心理优化的概念 | 第55-57页 |
·会计行为心理优化的内涵 | 第55页 |
·如何理解会计行为心理优化 | 第55-57页 |
·会计行为心理优化的标准 | 第57-60页 |
·会计行为主体心理结构的第一层——倾向性的优化 | 第57页 |
·会计行为主体心理结构的第二层——能力的优化 | 第57-58页 |
·会计行为主体心理结构的第三层——性格的优化 | 第58页 |
·会计行为主体心理结构的第四层——心理活动方式的优化 | 第58-59页 |
·会计行为心理优化的总体要求 | 第59-60页 |
·会计行为心理优化的途径 | 第60-67页 |
·外部会计环境的优化 | 第60-62页 |
·内部会计环境的优化 | 第62-65页 |
·会计行为主体自身优化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