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7-22页 |
·前言 | 第7-8页 |
·杜氏藻的形态特征 | 第8-10页 |
·本课题研究绿色杜氏藻D.viridis的形态特征 | 第8-9页 |
·盐生杜氏藻和绿色杜氏藻组图 | 第9-10页 |
·杜氏藻D.salina的主要特点 | 第10页 |
·杜氏藻细胞的化学组成 | 第10-12页 |
·生态环境各因子对绿色杜氏藻生长的影响 | 第12-14页 |
·盐度 | 第12页 |
·温度 | 第12-13页 |
·光照 | 第13页 |
·pH值 | 第13-14页 |
·其它抗逆性 | 第14页 |
·矿质营养盐 | 第14-16页 |
·碳源 | 第14-15页 |
·氮营养 | 第15页 |
·磷营养 | 第15页 |
·镁、钙、钠等阳离子 | 第15-16页 |
·铁盐 | 第16页 |
·微量元素 | 第16页 |
·分离方法 | 第16-17页 |
·毛细滴管复洗技术 | 第16-17页 |
·喷雾技术 | 第17页 |
·琼脂板技术 | 第17页 |
·藻体收获技术 | 第17-19页 |
·离心法 | 第17-18页 |
·化学絮凝法 | 第18页 |
·气浮法 | 第18页 |
·物理过滤法 | 第18页 |
·亲和层析法 | 第18-19页 |
·国内外杜氏藻的开发与应用 | 第19-20页 |
·国内外杜氏藻的生产现状 | 第20-22页 |
·国外杜氏藻的生产现状 | 第20-21页 |
·国内杜氏藻的生产现状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实验藻种 | 第22页 |
·实验卤水和药品试剂 | 第22页 |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23-27页 |
·藻种扩种培养与纯化 | 第23-24页 |
·耐盐试验 | 第24页 |
·繁殖实验 | 第24页 |
·生长实验 | 第24页 |
·环境因子影响实验 | 第24-25页 |
·化学因子实验 | 第24-25页 |
·物理因子实验 | 第25页 |
·生物因子实验 | 第25页 |
·室外调查实验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27-49页 |
·耐盐特性 | 第27-44页 |
·图表法研究绿色杜氏藻从盐度5°Be’、16°Be’和25°Be’(饱和)接种到9个盐度梯度下的生长量 | 第27-30页 |
·绿色杜氏藻经低渗和高渗震动时细胞形态的骤然变化 | 第27-28页 |
·绿色杜氏藻经低渗和高渗震动后在不同盐度梯度下的生长量 | 第28-30页 |
·统计学方法验证绿色杜氏藻经低渗和高渗震动后在不同盐度梯度下生长量的差异 | 第30-37页 |
·绿色杜氏藻在低渗和高渗震动后在不同盐度梯度下生长率的差异 | 第37-44页 |
·图表法研究低渗和高渗震动对绿色杜氏藻的生长率的影响 | 第37-41页 |
·统计学方法验证绿色杜氏藻在低渗和高渗震动后生长率的差异 | 第41-44页 |
·繁殖特性 | 第44-45页 |
·生长特性 | 第45页 |
·生境因子的影响 | 第45-47页 |
·在渤海滩涂上自然条件下发生发展的规律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9-54页 |
·耐盐实验 | 第49-51页 |
·繁殖特性 | 第51-52页 |
·生长特性 | 第52页 |
·生境因子的影响 | 第52-53页 |
·化学因子实验 | 第52页 |
·光照因子实验 | 第52-53页 |
·生物因子实验 | 第53页 |
·在渤海滩涂上自然条件下发生发展的规律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6页 |
·耐盐实验 | 第54页 |
·繁殖特性 | 第54-55页 |
·生长特性 | 第55页 |
·生境因子的影响 | 第55页 |
·化学因子实验 | 第55页 |
·光照因子实验 | 第55页 |
·生物因子实验 | 第55页 |
·在渤海滩涂上自然条件下发生发展的规律 | 第55-56页 |
第六章 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