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研究及其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 摘 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引 言 | 第10-15页 |
| ·相关背景 | 第10-13页 |
| ·本文的成果和贡献 | 第13-14页 |
| ·本文的组织方式 | 第14页 |
| ·本文的实验对象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图像识别与隐马尔可夫模型 | 第15-32页 |
| ·图像识别的方法 | 第15-17页 |
| ·结构识别法 | 第15页 |
| ·统计决策法 | 第15-17页 |
| ·图像的统计模型 | 第17-19页 |
| ·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统计模型 | 第19-22页 |
| ·马尔可夫过程 | 第19-20页 |
| ·马尔可夫随机场 | 第20-22页 |
| ·隐马尔可夫模型 | 第22-30页 |
| ·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概念 | 第22-24页 |
| ·隐马尔可夫模型的三个基本问题 | 第24-27页 |
| ·隐马尔可夫模型应用于图像识别 | 第27-30页 |
| ·小结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 | 第32-53页 |
| ·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简介 | 第32-38页 |
| ·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的难点 | 第32-34页 |
| ·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的方法 | 第34-36页 |
| ·隐马尔可夫模型应用于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 | 第36-38页 |
| ·脱机手写体汉字的嵌套伪二维隐马尔可夫模型 | 第38-49页 |
| ·汉字结构特点分析 | 第38-39页 |
| ·从二维到嵌套伪二维 | 第39-45页 |
| ·嵌套伪二维隐马尔可夫模型 | 第45-49页 |
| ·实验结果 | 第49-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人脸识别 | 第53-67页 |
| ·人脸识别简介 | 第53-56页 |
| ·人脸识别的难点 | 第53-54页 |
| ·人脸识别的方法 | 第54-55页 |
| ·隐马尔可夫模型应用于人脸识别 | 第55-56页 |
| ·人脸图像的简化伪二维隐马尔可夫模型 | 第56-61页 |
| ·从二维到简化伪二维 | 第56-60页 |
| ·简化伪二维隐马尔可夫模型 | 第60-61页 |
| ·实验结果 | 第61-65页 |
| ·小结 | 第65-67页 |
| 第五章 自适应隐马尔可夫模型 | 第67-97页 |
| ·问题的引出 | 第67-72页 |
| ·对Viterbi解码结果的疑问 | 第67-69页 |
| ·隐马尔可夫模型状态集固定的缺陷 | 第69-72页 |
| ·自适应隐马尔可夫模型(SAHMM) | 第72-89页 |
| ·定义 | 第72-73页 |
| ·优化标准--最大后验概率 | 第73-79页 |
| ·最大后验概率 | 第73-77页 |
| ·基于熵的先验概率的假设 | 第77-79页 |
| ·训练 | 第79-89页 |
| ·确定性退火 | 第79-80页 |
| ·状态集固定时的最大后验训练 | 第80-85页 |
| ·状态集可变时的最大后验训练 | 第85-89页 |
| ·实验结果 | 第89-96页 |
| ·随机信号建模实验 | 第89-92页 |
| ·自适应隐马尔可夫模型应用于图像识别 | 第92-96页 |
| ·小结 | 第96-97页 |
| 第六章 结 论 | 第97-99页 |
| ·本文的贡献 | 第97-98页 |
| ·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98-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6页 |
| 致 谢 | 第106-107页 |
| 附 录 | 第107-114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第114-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