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型馈线终端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第1章 绪论 | 第1-19页 |
·馈线自动化的实现方式 | 第11-14页 |
·故障处理的当地控制方式 | 第11-13页 |
·故障处理的远方遥控方式 | 第13-14页 |
·综合型配电自动化及其管理系统 | 第14-16页 |
·配电自动化现有模式比较 | 第14-16页 |
·综合型配电自动化模式 | 第16页 |
·本文的工作内容 | 第16-19页 |
第2章 综合型馈线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处理原理 | 第19-36页 |
·电压型保护方式 | 第19-23页 |
·电压-时间型分段器的故障处理方法 | 第19-23页 |
·环网条件下对异常低电压的检测 | 第23-31页 |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 第24-26页 |
·中性点接地系统 | 第26-29页 |
·中性点经消弧圈接地系统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集中型保护模式 | 第31页 |
·两种保护模式的配合 | 第3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6-48页 |
·馈线终端单元(FTU)整体设计 | 第36-40页 |
·系统功能 | 第36-37页 |
·主要电气接口 | 第37-38页 |
·设计思路 | 第38-40页 |
·系统实现 | 第40-47页 |
·主CPU 板介绍 | 第40页 |
·模拟板设计 | 第40-42页 |
·DSP 板设计 | 第42-44页 |
·通信接口和背板设计 | 第44-46页 |
·装置总体和电磁兼容设计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8-61页 |
·软件系统整体设计 | 第48-50页 |
·软件系统功能 | 第48-49页 |
·设计思路 | 第49-50页 |
·主CPU 软件设计 | 第50-55页 |
·软件功能 | 第50页 |
·软件系统的设计思路 | 第50-51页 |
·软件系统的实现 | 第51-55页 |
·DSP 软件设计 | 第55-59页 |
·软件系统的功能 | 第55-56页 |
·软件系统的设计思路 | 第56页 |
·软件系统的实现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综合型FTU 功能测试 | 第61-69页 |
·测试目的和内容 | 第61页 |
·辐射型网络(单侧PT)实验 | 第61-64页 |
·实验目的 | 第61页 |
·实验内容 | 第61-62页 |
·实验步骤 | 第62-63页 |
·实验记录 | 第63-64页 |
·实验结论 | 第64页 |
·环型网络(双侧PT)实验 | 第64-67页 |
·实验目的 | 第64-65页 |
·实验内容 | 第65页 |
·实验步骤 | 第65-66页 |
·实验记录 | 第66-67页 |
·实验结论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声明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