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25页 |
·国际背景 | 第12-14页 |
·专利保护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专利保护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13-14页 |
·专利保护与公共健康的关系 | 第14页 |
·国内背景:我国所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 | 第14-22页 |
·我国的艾滋病问题日益严峻 | 第14-16页 |
·非典疫情引起的公共健康问题 | 第16-17页 |
·我国居民医药支出逐年上涨 | 第17-18页 |
·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高 | 第18-19页 |
·化学制药业以仿制为主创新能力差 | 第19-21页 |
·医药行业整体研发投入不足 | 第21-2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综述 | 第25-31页 |
·TRIPS协议对药品价格的影响 | 第25-26页 |
·在TRIPS协议下提高药品可及性的方式 | 第26-31页 |
·差别定价有关文献综述 | 第26-28页 |
·药品价格管制有关文献综述 | 第28页 |
·药品强制许可有关文献综述 | 第28-29页 |
·药品平行贸易有关文献综述 | 第29-31页 |
第3章 TRIPS协议及多哈宣言对公共健康的影响 | 第31-51页 |
·TRIPS协定产生的背景 | 第31-34页 |
·知识产权及其国际保护 | 第31-32页 |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产生 | 第32-33页 |
·TRIPS协定对原有相关国际公约的一些发展 | 第33-34页 |
·TRIPS协定的基本内容与重要条款 | 第34-38页 |
·TRIPS协定的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TRIPS协定对药品的专利保护 | 第35-36页 |
·TRIPS协定中对发展中国家过渡期的安排 | 第36-37页 |
·TRIPS协定中维护公共健康的条款 | 第37-38页 |
·TRIPS协定对公共健康的一般影响 | 第38-40页 |
·药品价格的上涨 | 第38-39页 |
·发展中国家难从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受益 | 第39-40页 |
·TRIPS协定未能促进某些生命必须药品的研发 | 第40页 |
·WTO有关药品知识产权的争端 | 第40-45页 |
·TRIPS争端解决机制简介 | 第41-42页 |
·美国与印度关于药品专利保护的争端 | 第42-44页 |
·跨国医药公司与南非的贸易争端 | 第44页 |
·巴西与美国的贸易争端 | 第44-45页 |
·结论:TRIPS协定与公共健康的矛盾 | 第45页 |
·多哈公共健康宣言 | 第45-51页 |
·多哈宣言产生背景 | 第45-46页 |
·《TRIPS与公共健康宣言》的产生 | 第46-47页 |
·《TRIPS协定与公共健康宣言》第六段执行决议的探讨 | 第47-48页 |
·《TRIPS协定与公共健康宣言》第六段执行决议的达成 | 第48-49页 |
·《多哈宣言》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49-51页 |
第4章 我国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展及其与TRIPS协定比较 | 第51-58页 |
·我国对药品的专利保护历程 | 第51-53页 |
·我国加入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国际公约 | 第51-52页 |
·药品专利的引入 | 第52页 |
·专利法的第一次修改 | 第52页 |
·专利法的第二次修改 | 第52-53页 |
·我国对药品保护的其他形式 | 第53-55页 |
·药品行政保护 | 第53页 |
·新药行政保护 | 第53-55页 |
·我国对中药的保护 | 第55-58页 |
·专利保护 | 第55-56页 |
·中药品种保护 | 第56-58页 |
第5章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药品可及性的短期影响 | 第58-67页 |
·数据的选取 | 第58页 |
·我国药品平均价格近年来变化 | 第58-60页 |
·平均价格价格整体持平的情况 | 第58-59页 |
·平均价格价格略有上升的情况 | 第59-60页 |
·平均价格略有下降的情况 | 第60页 |
·处于行政保护期内的药品平均价格变化情况 | 第60-62页 |
·平均价格整体持平的情况 | 第60-61页 |
·平均价格略有下降的情况 | 第61-62页 |
·我国药品价格的国际比较 | 第62-64页 |
·普药价格 | 第62-63页 |
·进口药价格 | 第63页 |
·仿制药的存在对专利药价格的影响 | 第63-64页 |
·我国药品价格近期变化的结论 | 第64-65页 |
·对我国药品价格走势的预测 | 第65-67页 |
第6章 我国现行增强药品可及性的政策评估 | 第67-85页 |
·我国药品定价政策回顾 | 第67-74页 |
·第一阶段:1952年至1957年 | 第67页 |
·第二阶段:1957年至1969年 | 第67-68页 |
·第三阶段:1970年至1981年 | 第68-70页 |
·第四阶段:1981年至1990年 | 第70-71页 |
·第五阶段:1990年至1996年 | 第71-73页 |
·2000年至今 | 第73-74页 |
·价格管制政策有效性评估 | 第74-76页 |
·呼吸系统用药 | 第74-75页 |
·消化系统用药 | 第75页 |
·麻醉用药 | 第75页 |
·专科用药 | 第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我国定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76-80页 |
·新药价格定价 | 第76-78页 |
·价格限制使企业遭受损失 | 第78-80页 |
·国外药品定价政策的研究 | 第80-82页 |
·不同国家定价政策的比较 | 第80页 |
·德国参考价格制度介绍 | 第80-82页 |
·从增强药品可及性的角度进一步改善我国药品价格管制政策 | 第82-85页 |
·定价政策应注重各方利益的权衡 | 第82页 |
·进一步提高新药的可及性 | 第82-83页 |
·引入药物经济学的概念保证基本用药的可及性 | 第83-85页 |
第7章 提高药品可及性的政策选择--强制许可 | 第85-91页 |
·强制许可运用的先例及实施情况 | 第85-87页 |
·加拿大实行强制许可的案例 | 第85-87页 |
·实行强制许可的弊端 | 第87页 |
·我国实行强制许可的可操作性 | 第87-90页 |
·我国对强制许可的规定 | 第87-89页 |
·我国医药产业有能力实行强制许可 | 第89-90页 |
·对我国是否实行强制许可的政策建议 | 第90-91页 |
第8章 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91-94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保证药品可及性的价格管制政策 | 第92-93页 |
·定价政策应注重各方利益的权衡 | 第92页 |
·进一步提高新药的可及性 | 第92页 |
·引入药物经济学的概念保证基本基本用药的可及性 | 第92-93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致谢、声明 | 第97-98页 |
附录一 TRIPS协定与公共健康宣言 | 第98-99页 |
附录二 关于TRIPS协定和公共健康的多哈宣言第六段的执行决议 | 第99-101页 |
附录三 我国目前处于行政保护期内药品 | 第101-11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