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巨型框架箱形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及分析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2页
1 绪论第12-22页
   ·巨型结构组合体系概述第12-16页
     ·巨型桁架结构第12-13页
     ·巨型框架结构第13-14页
     ·巨型框架结构类型第14-16页
   ·国内外关于巨型结构研究的概况第16-19页
   ·巨型框架结构体系中有待解决的问题第19页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第19-22页
2 巨型框架箱形节点的试验方案设计第22-36页
   ·引言第22页
   ·巨型结构工程实例第22-23页
   ·巨型框架结构节点试件的抗震设计第23-25页
     ·试件几何尺寸及构造第23-25页
     ·材料性能第25页
   ·配筋简化计算及设计第25-29页
     ·梁柱几何尺寸第25-26页
     ·梁计算第26-27页
     ·柱计算第27-29页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第29-31页
     ·试验加载装置第29-30页
     ·加载制度第30-31页
   ·量测内容及量测方法第31-34页
     ·量测内容第31页
     ·量测方法及测点布置第31-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3 试验现象及试验数据分析第36-70页
   ·试验说明第36-37页
   ·试件GJ1的试验结果第37-51页
     ·试验现象的描述第37-41页
     ·主要量测结果第41-51页
   ·试件GJ2的试验结果第51-63页
     ·试验现象的描述第51-55页
     ·主要量测结果第55-63页
   ·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及总结第63-69页
     ·试件破坏形态的总结第63-64页
     ·钢筋的应变变化规律以及与试件破坏形态的内在联系第64-65页
     ·滞回性能和耗能性能第65-66页
     ·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引起的试件荷载作用端的附加挠度第66-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4 巨型框架箱形节点有限元分析程序设计第70-88页
   ·引言第70-71页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原理及数据对象第71-73页
   ·有限元分析的数据对象及对象结构第73-87页
     ·抽象有限元方法类第73-76页
     ·有限元结点类第76页
     ·抽象单元类第76-79页
     ·抽象材料类第79-80页
     ·模板链表类第80-81页
     ·八结点三维实体单元第81-84页
     ·张量类第84-85页
     ·向量类和矩阵类第85-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5 有限元分析的数据预处理与可视化技术第88-106页
   ·图形前处理第88-94页
     ·点、路径和图形类第88-92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第92-93页
     ·粘结单元的加入第93-94页
   ·有限元分析的图形后处理第94-104页
     ·扫描线算法第95-96页
     ·平面等值线图的扫描线算法第96-98页
     ·平面彩色云图的扫描线算法第98-100页
     ·空间函数平面切割面等值线图的扫描线算法第100-102页
     ·空间函数平面切割面彩色云图的扫描线算法第102-104页
   ·有限元分析的应力后处理第104-105页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6 巨型框架箱形节点的计算分析和概念设计第106-122页
   ·巨型框架箱形节点的三维实体有限元计算分析第106-113页
     ·模型的弹塑性试算和非线性试算第106-107页
     ·模型的简述与前处理第107-108页
     ·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第108-113页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差别第113页
   ·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分析总结第113-115页
     ·洞口连梁耗能的试验与计算小结第113-114页
     ·箱形节点试验分析与计算分析总结第114-115页
     ·两个模型试验与计算破坏形态分析总结第115页
   ·巨型框架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第115-122页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第115-116页
     ·巨型框架结构屈服机制探讨第116-118页
     ·巨型框架结构屈服试验第118-119页
     ·巨型框架结构屈服分析第119-120页
     ·巨型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思路和设计建议第120-122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0页
附录A 自编程序结构第130-132页
附录B 自编C++源程序第132-151页
附录C 自编程序计算结果与ANSYS计算结果对比第151-160页
附录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60-162页
附录E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第162-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二类Cartan-Hardogs域上的Einstein-K(?)hler度量
下一篇:鸡体内硫酸粘杆菌素残留检测微生物学方法和消除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