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面设计的白银时代--论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平面设计
引言 | 第1-7页 |
第一章 白银时代 | 第7-15页 |
第一节 白银时代 | 第7-12页 |
一、 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和市民文化的兴盛 | 第7-8页 |
二、 文艺界百家争鸣 | 第8-10页 |
三、 近代民族印刷业的崛起 | 第10-12页 |
第二节 设计发展概述 | 第12-15页 |
一、 中外广告机构在中国一些大城市纷纷建立 | 第12-13页 |
二、 设计教育的发展 | 第13-14页 |
三、 学术研究的昌盛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月份牌广告 | 第15-23页 |
第一节 月份牌广告的兴盛 | 第15-17页 |
一、 月份牌广告 | 第15-16页 |
二、 月份牌广告的设计形式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月份牌广告题材的演变 | 第17-18页 |
一、 月份牌与民间年画 | 第17-18页 |
二、 月份牌画与时尚生活 | 第18页 |
第三节 设计师们 | 第18-23页 |
一、 郑曼陀 | 第19页 |
二、 胡伯翔 | 第19-20页 |
三、 杭稚英 | 第20-21页 |
四、 梁鼎铭 | 第21-22页 |
五、 谢之光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报刊广告 | 第23-29页 |
第一节 报纸、杂志的发展 | 第23-25页 |
一、 报纸的发展 | 第23-24页 |
二、 杂志的发展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报纸、杂志广告的创意 | 第25-29页 |
一、 文艺形式的广告语 | 第25-28页 |
二、 表现手法 | 第28-29页 |
1 ) 悬念式广告 | 第28页 |
2 ) 情感诉求式 | 第28页 |
3 ) 设计与印刷技术的结合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现代书籍设计 | 第29-41页 |
第一节 书籍设计的现代转型 | 第29-31页 |
第二节 书籍设计的设计风格 | 第31-33页 |
一、 现实主义风格 | 第31页 |
二、 唯美主义风格 | 第31-32页 |
三、 未来主义风格 | 第32-33页 |
第三节 中国第一代装帧设计师 | 第33-41页 |
一、 鲁迅 | 第33-36页 |
二、 陶元庆 | 第36-37页 |
三、 闻一多 | 第37-39页 |
四、 叶灵凤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漫画 | 第41-47页 |
第一节 画报的兴起 | 第41页 |
第二节 沈伯尘与《上海泼克》 | 第41-42页 |
第三节 漫画会与《上海漫画》 | 第42-47页 |
1 、 漫画会 | 第42-43页 |
2 、 漫画刊物 | 第43-44页 |
3 、 漫画新人 | 第44-47页 |
第六章 标志设计 | 第47-50页 |
第一节 标志设计 | 第47-48页 |
一、 《商标法》与《商标公告》 | 第47页 |
二、 设计风格与时代特征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标志设计思想 | 第48-50页 |
一、 从具象到抽象 | 第48页 |
二、 标志与汉字 | 第48-50页 |
第七章 字体设计 | 第50-54页 |
第一节 字体设计 | 第50-51页 |
一、 手写体 | 第50页 |
二、 印刷体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广告中的字体设计 | 第51-54页 |
一、 月份牌广告中的字体设计 | 第52页 |
二、 报刊广告中的字体设计 | 第52-54页 |
结语 白银时代的超越 | 第54-60页 |
注解 | 第60-67页 |
参考书目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