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2-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5-10页 |
·论文工作的背景 | 第5页 |
·动态无功补偿概述 | 第5-7页 |
·初轧机动态无功补偿的原理 | 第7-8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工作 | 第8-10页 |
第二章 轧钢机飞轮储能改为动态无功补偿的效果 | 第10-22页 |
·飞轮滑差储能装置的工作原理 | 第10-12页 |
·飞轮滑差储能装置的补偿效果及能耗 | 第12-20页 |
·飞轮滑差储能装置的补偿效果 | 第12-17页 |
·飞轮滑差储能装置的能耗仿真计算 | 第17-20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17页 |
·计算过程 | 第17-20页 |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能耗分析 | 第20页 |
·飞轮滑差储能装置改为动态无功补偿后的经济效益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系统设计 | 第22-33页 |
·补偿容量计算 | 第22-23页 |
·用于轧钢机的动态无功补偿的基本形式 | 第23-28页 |
·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 | 第23-26页 |
·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TCR的主要特性 | 第24-25页 |
·TCR的接线形式 | 第25-26页 |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 | 第26-28页 |
·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TSC的接线形式 | 第27页 |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的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动态补偿方案的确定 | 第28-32页 |
·方案一:固定电容器加晶闸管投切电容器( FC+TSC) | 第28-29页 |
·方案二:晶闸管控制电抗器加滤波器组(TCR+FC) | 第29-30页 |
·方案三:固定电容器加低压双向动补( FC+TSC+TCR) | 第30页 |
·三种方案的器件选型 | 第30-31页 |
·初轧机动态无功补偿方案技术经济评价 | 第31-32页 |
·方案一 | 第31页 |
·方案二 | 第31-32页 |
·方案三 | 第32页 |
·结论 | 第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动态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研制 | 第33-45页 |
·控制策略 | 第33-36页 |
·进行双向动态无功补偿的总体控制策略 | 第33-34页 |
·TCR的控制策略 | 第34-35页 |
·TSC的控制策略 | 第35-36页 |
·动态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硬件结构 | 第36-41页 |
·主控子系统 | 第37-39页 |
·数据采集子系统 | 第39-40页 |
·触发子系统 | 第40页 |
·保护子系统 | 第40-41页 |
·软件系统设计 | 第41-44页 |
·设计思路 | 第41-43页 |
·瞬时无功功率的检测 | 第43-44页 |
·电压和电流信号实部和虚部的计算 | 第43页 |
·电压和电流信号相角和幅值的计算 | 第43-44页 |
·无功功率的计算 | 第44页 |
·TCR与TSC的相互配合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 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