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外文摘要 | 第3-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42页 |
·聚丙烯的概况 | 第12-13页 |
·聚丙烯的改性 | 第13-19页 |
·化学改性 | 第13-14页 |
·共聚改性 | 第13页 |
·交联改性 | 第13-14页 |
·接枝改性 | 第14页 |
·物理改性 | 第14-18页 |
·填充、增强改性 | 第14-15页 |
·共混改性 | 第15-18页 |
·改性技术最新进展 | 第18页 |
·PP改性技术的最新进展 | 第18-19页 |
·聚合物共混改性 | 第19-20页 |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基本问题 | 第20-23页 |
·共混相容性问题 | 第20-23页 |
·共混方法问题 | 第23页 |
·聚合物共混相容性及形态结构 | 第23-30页 |
·聚合物共混的相容性理论 | 第24-26页 |
·研究聚合物之间相容性方法 | 第26-30页 |
·聚丙烯的共混改性 | 第30-32页 |
·填料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1页 |
·不同弹性体对材料力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聚丙烯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相容性 | 第32-33页 |
·钛酸酯偶联剂的简介 | 第33-36页 |
·钛酸酯偶联剂作用机理 | 第34-35页 |
·钛酸酯偶联剂使用方法 | 第35-36页 |
·改性聚丙烯汽车保险杠专用料的研制 | 第36-41页 |
·国内外技术状况分析 | 第37-39页 |
·国内外汽车保险杠技术指标 | 第39-4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41-42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42-46页 |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主要设备 | 第42-43页 |
·共混工艺和试样制备 | 第43-44页 |
·测试方法 | 第44-46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44页 |
·示差扫描热量仪表征共混体系相容性 | 第44-45页 |
·SEM研究共混体系微观形貌 | 第45-46页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6-64页 |
·基础树脂的选择 | 第46-47页 |
·无机填料的选择 | 第47-49页 |
·弹性体的选择 | 第49-51页 |
·偶联剂的选择 | 第51页 |
·共混体系弹性体比例对冲击性能的影响 | 第51-54页 |
·共混体系弹性体配比与拉伸性能的关系 | 第54-55页 |
·研究PP/SBS/CaCO_3三元体系中CaCO_3的表面处理与材料性能的关系 | 第55-57页 |
·DSC法研究钛酸酯偶联剂对PP/SBS/CaCO_3三元体系的影响 | 第57-58页 |
·扫描电镜分析PP/SBS/CaCO_3三元共混体系增韧机理 | 第58-60页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60-62页 |
·本项技术指标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指标的比较 | 第62-64页 |
第4章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