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电力驱动系统电机混沌特性及实验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1 绪论 | 第14-24页 |
| ·论文的背景与意义 | 第14-20页 |
|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 ·电动汽车的介绍 | 第14-18页 |
| ·电动汽车电力驱动系统中的混沌现象 | 第18-20页 |
| ·意义 | 第20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2-24页 |
| 2 永磁同步电机的混沌特性研究 | 第24-40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空间坐标及数学模型 | 第24-29页 |
| ·空间坐标系定义及变换 | 第24-26页 |
|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26-28页 |
|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混沌模型 | 第28-29页 |
| ·基于稳定性分析与分岔图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混沌分析 | 第29-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3 无刷直流电机混沌特性研究 | 第40-52页 |
| ·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40-43页 |
| ·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 第40-41页 |
| ·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41-43页 |
| ·数学模型 | 第43-48页 |
| ·无刷直流电机的通用模型 | 第43-46页 |
| ·无刷直流电机的混沌模型 | 第46-48页 |
| ·无刷直流电机的混沌现象分析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4 混沌化控制 | 第52-80页 |
| ·延迟反馈混沌化理论介绍 | 第52-58页 |
| ·稳定线性系统的混沌反控制 | 第53-55页 |
|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时延反馈混沌化 | 第55-56页 |
| ·仿射非线性系统的时延反馈混沌化 | 第56-58页 |
| ·基于直接延迟反馈的混沌反控制 | 第58-59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混沌化研究 | 第59-65页 |
| ·基于时延反馈的永磁同步电机混沌化研究 | 第59-61页 |
| ·基于直接延迟反馈的永磁同步电机混沌化控制 | 第61-65页 |
| ·无刷直流电机的混沌化研究 | 第65-78页 |
| ·电机转速的控制方法 | 第65-67页 |
| ·无刷直流电机混沌化方法 | 第67-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5 实验验证 | 第80-92页 |
| ·虚拟仪器发展现状 | 第80页 |
| ·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硬件连接 | 第80-82页 |
| ·NI-DAQ板卡连线 | 第81页 |
| ·电机控制器连线 | 第81-82页 |
| ·软件方案 | 第82-88页 |
| ·LabVIEW程序总体结构设计 | 第83-84页 |
| ·程序说明 | 第84-85页 |
| ·电机转速测定单元 | 第85-86页 |
| ·电机控制单元 | 第86-87页 |
| ·控制算法单元 | 第87-88页 |
| ·运行结果 | 第88-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 ·结论 | 第92页 |
| ·展望 | 第92-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 作者简历 | 第98-102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