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法定夫妻财产制概述 | 第14-24页 |
·法定夫妻财产制的含义及其类型 | 第14-16页 |
·法定夫妻财产制的含义 | 第14页 |
·法定夫妻财产制的类型 | 第14-16页 |
·法定夫妻财产制的历史沿革 | 第16-21页 |
·古代法定夫妻财产制 | 第16-18页 |
·近代法定夫妻财产制 | 第18-19页 |
·现代法定夫妻财产制 | 第19-21页 |
·法定夫妻财产制的立法价值目标 | 第21-24页 |
·规制夫妻双方的财产权利与财产义务 | 第21页 |
·衡平夫妻合法财产权益与第三人利益 | 第21-22页 |
·维护家庭和谐与稳定 | 第22页 |
·保护弱者的生存权益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的立法现状 | 第24-31页 |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 | 第24-28页 |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定义与立法缘由 | 第24-25页 |
·夫妻特有财产的范围 | 第25-26页 |
·夫妻对个人特有财产的权利与义务 | 第26-27页 |
·夫妻特有财产的对内对外效力 | 第27-28页 |
·夫妻共同财产制 | 第28-31页 |
·夫妻共同财产制的概念和立法价值 | 第28页 |
·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 第28-29页 |
·夫妻对共同财产的权利和义务 | 第29-30页 |
·夫妻共同财产的效力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的评析 | 第31-42页 |
·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的进步性 | 第31-35页 |
·立法选择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度的进步性 | 第31-32页 |
·个人特有财产制度具体规定所取得的进步 | 第32-33页 |
·立法选择夫妻共同财产制度的进步性 | 第33-34页 |
·夫妻共同财产制的具体规定所取得进步 | 第34-35页 |
·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度的不足 | 第35-42页 |
·个人特有财产制度存在的不足 | 第35-36页 |
·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制的不足之处 | 第36-39页 |
·缺少程序性的规定 | 第39页 |
·法定夫妻财产制与《物权法》相关规定的冲突 | 第39-40页 |
·现行法定夫妻财产制影响了夫妻婚内侵权制度的建立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的完善 | 第42-52页 |
·进一步明确法定夫妻财产的范围 | 第42-45页 |
·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进行概括性的定义,明确两者的外延范围 | 第42-43页 |
·增设夫妻共同财产推定制度 | 第43页 |
·进一步细化具体财产的归属 | 第43-44页 |
·提高对于新型财产关系的敏锐度和关注度 | 第44-45页 |
·完善夫妻对共同财产的权利内容 | 第45-47页 |
·明确夫妻平等行使对共同财产的占有权 | 第45页 |
·明确夫妻平等行使对共同财产的使用权 | 第45-46页 |
·明确夫妻平等行使对共同财产的管理权 | 第46页 |
·明确夫妻平等享有对共同财产的收益权 | 第46页 |
·明确夫妻平等行使对共同财产的处分权 | 第46-47页 |
·增设非常法定夫妻财产制 | 第47-50页 |
·非常法定财产制的申请人 | 第48页 |
·适用非常法定财产制的法定情形 | 第48-49页 |
·适用非常法定财产制的程序 | 第49-50页 |
·适用非常法定财产制的效力 | 第50页 |
·建立婚内侵权责任制度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