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三) 本文的主要研究框架 | 第12页 |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概述 | 第12-22页 |
(一)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相关内容的介绍 | 第12-16页 |
1、什么是整合 | 第13-14页 |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根本目的 | 第14页 |
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质 | 第14页 |
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原则 | 第14-15页 |
5、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优势 | 第15-16页 |
6、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要注意的问题 | 第16页 |
(二) 中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16-22页 |
1、美国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16-18页 |
2、我国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18-22页 |
二、本研究案例的主要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一) 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 | 第22-23页 |
1、“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 第22页 |
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 第22-23页 |
3、动机理论 | 第23页 |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3-26页 |
1、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 第24页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4-26页 |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整合的案例研究 | 第26-41页 |
(一)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整合案例研究的相关情况介绍 | 第26-27页 |
(二)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整合案例研究的教学设计 | 第27-41页 |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整合案例研究的效果分析 | 第41-43页 |
(一) 信息技术课的效果分析 | 第41-42页 |
(二) 数学课的效果分析 | 第42-43页 |
五、由研究结果引起的若干思考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第43-45页 |
(一) 由研究结果引起的若干思考 | 第43-44页 |
(二) 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