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仁果类论文--梨论文

库尔勒香梨杂种后代性状遗传规律及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7-24页
   ·梨资源的起源、分布与研究第7-9页
     ·梨资源的起源与分布第7页
     ·我国梨资源的研究概况第7-9页
   ·梨果产业的生产现状第9-10页
     ·面积与产量第9-10页
     ·品种结构第10页
   ·梨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10-23页
     ·梨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第10-18页
       ·梨杂种后代童期的遗传第11-12页
       ·梨抗寒性的遗传第12页
       ·梨抗黑星病性状的遗传第12-13页
       ·梨果实性状的遗传第13-18页
         ·果实大小的遗传第13-14页
         ·果实色泽的遗传第14-15页
         ·果实形状的遗传第15页
         ·果实肉质的遗传第15-16页
         ·果心大小的遗传第16-17页
         ·果实成熟期的遗传第17页
         ·其它果实性状的遗传第17-18页
         ·果实综合品质的遗传第18页
     ·梨品种选育的目标第18-20页
       ·培育抗寒新品种扩大梨在北部寒冷地区的栽培面积第18-19页
       ·培育了不同成熟期的梨品种,延长了梨果采收期和市场供应期第19页
       ·梨果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是梨育种的特点之一第19页
       ·选育优良红皮梨品种成为梨商业育种的目标之一第19-20页
       ·国际梨果育种方向第20页
     ·梨育种途径与手段第20-22页
       ·传统的有性杂交育种是梨品种选育的立足点第20-21页
       ·地方品种选优是梨品种选育的特色第21页
       ·实生选种、芽变选种是梨育种中简便易行、见效快的途径第21页
       ·生物技术逐渐被采用,弥补传统育种的不足第21-22页
       ·引种作为新优梨品种产生的辅助途径第22页
     ·我国梨新品种选育成果第22-23页
       ·杂交育种成果第22页
       ·引入品种第22页
       ·其他育种途径获得的新品种第22-23页
   ·试验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库尔勒香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的研究第24-25页
     ·试验材料第24-25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第25页
       ·杂种实生苗的早实性遗传第25页
       ·果实性状遗传第25页
   ·库尔勒香梨杂交后代新梨7号的生物学性状研究第25-27页
     ·试验材料第25页
     ·试验内容及方法第25-27页
       ·新梨7号及其亲本植物学特征特性的观察第25页
       ·新梨7号及其亲本的物侯期观察第25-26页
       ·新梨7号及其亲本的生长习性比较第26页
       ·新梨7号及其亲本结果习性的比较第26页
       ·新梨7号及其亲本果实经济性状比较第26-27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7-41页
   ·库尔勒香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的研究第27-34页
     ·库尔勒香梨杂种后代的早实性(童期)遗传第27页
     ·库尔勒香梨杂种后代果实大小的遗传第27页
     ·库尔勒香梨杂种后代果实果形指数的遗传第27-28页
     ·库尔勒香梨杂种后代果心大小的遗传第28页
     ·库尔勒香梨杂种后代可溶性固形物的遗传第28-34页
   ·库尔勒香梨杂交后代新梨7号的生物学性状研究第34-41页
     ·植物学特性第34-35页
     ·“新梨7号”及其父母本物侯期观察第35页
     ·“新梨7号” 及其亲本生长习性的比较第35-38页
       ·萌芽率与成枝力第35-36页
       ·不同年龄时期枝类与枝量的变化第36-37页
       ·分枝习性第37-38页
     ·新梨7号及亲本结果习性比较第38-39页
       ·始果年龄与产量第38页
       ·结果枝类型与丰产性第38-39页
       ·座果率与丰产性第39页
     ·新梨7号及其亲本的果实经济性状比较第39-41页
第四章 讨论第41-44页
第五章 结论第44-45页
附表第45-52页
参考文献第52-59页
致谢第59-61页
个人简历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estin的表达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突变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意义
下一篇: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