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涨跌幅限制的市场效应--基于A股与B股市场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0-13页 |
2. 涨跌幅限制的相关文献回顾 | 第13-21页 |
2.1 涨跌幅限制效用的理论回顾 | 第13-14页 |
2.2 国外对涨跌幅限制的实证研究 | 第14-18页 |
2.2.1 涨跌幅限制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第14-17页 |
2.2.2 涨跌幅限制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 第17-18页 |
2.2.3 涨跌幅限制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 第18页 |
2.3 国内对涨跌幅限制的实证研究 | 第18-20页 |
2.4 小结 | 第20-21页 |
3. 我国股市涨跌幅限制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国际比较 | 第21-29页 |
3.1 我国股市涨跌幅限制制度的演变 | 第21-24页 |
3.1.1 股市初创时期的涨跌幅限制制度 | 第21-23页 |
3.1.1.1 深圳股市 | 第21-22页 |
3.1.1.2 上海股市 | 第22-23页 |
3.1.2 1996年以来的股市涨跌幅限制制度 | 第23-24页 |
3.2 我国涨跌幅限制制度的国际比较 | 第24-29页 |
3.2.1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涨跌幅限制制度 | 第24-26页 |
3.2.2 其他市场稳定制度 | 第26-27页 |
3.2.3 我国涨跌幅限制制度的特点 | 第27-29页 |
4. 涨跌幅限制对A股、B股的市场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29-54页 |
4.1 数据处理与方法论 | 第29-31页 |
4.2 描述性统计 | 第31-33页 |
4.3 波动性溢出假说检验 | 第33-40页 |
4.3.1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4.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4-40页 |
4.3.2.1 A股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4.3.2.2 B股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4.3.3 小结 | 第40页 |
4.4 延迟价格发现假说检验 | 第40-47页 |
4.4.1 研究方法 | 第40-42页 |
4.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4.4.2.1 A股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4.4.2.2 B股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4.4.3 小结 | 第46-47页 |
4.5 妨碍交易假说检验 | 第47-52页 |
4.5.1 研究方法 | 第47页 |
4.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4.5.2.1 A股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4.5.2.2 B股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4.5.3 小结 | 第52页 |
4.6 结论 | 第52-54页 |
4.6.1 实证研究结论 | 第52页 |
4.6.2 研究限制 | 第52-54页 |
5. A股与B股的市场微观结构因素对比分析 | 第54-60页 |
5.1 市场制度 | 第54-56页 |
5.1.1 信息披露制度 | 第54-55页 |
5.1.2 交易费用制度 | 第55-56页 |
5.2 市场规模 | 第56页 |
5.3 投资者规模与构成 | 第56-57页 |
5.4 市场流动性 | 第57-58页 |
5.5 市场波动性 | 第58-59页 |
5.6 结论与分析 | 第59-60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相关建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