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2 前言 | 第8-19页 |
2.1 禽类的早期胚胎发育特点制约了其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 第8-10页 |
2.2 家禽转基因研究概况 | 第10-17页 |
2.2.1 逆转录病毒转染技术 | 第10页 |
2.2.2 精子介导法 | 第10-11页 |
2.2.3 DNA显微注射 | 第11-12页 |
2.2.4 利用嵌合体技术进行家禽转基因 | 第12-17页 |
2.3 转基因家禽研究的理想模型—骡鸭 | 第17-19页 |
3 鸭胚胎血液PGCs数量及其外源DNA的体内转染 | 第19-2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3.1.1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3.1.2 主要药品 | 第20页 |
3.1.3 菌株和质粒DNA | 第20页 |
3.1.4 种蛋来源 | 第20页 |
3.1.5 胚胎孵化及分期 | 第20页 |
3.1.6 胚胎血液的抽取 | 第20-21页 |
3.1.7 血涂片的PAS反应 | 第21页 |
3.1.8 PGCs的记数方法 | 第21页 |
3.1.9 转染质粒DNA的制备 | 第21页 |
3.1.10 转染液的制备 | 第21-22页 |
3.1.11 转染液的注入 | 第22页 |
3.1.12 外源基因表达的检测 | 第22页 |
3.2 结果 | 第22-27页 |
3.2.1 原生殖细胞的形态学及组化观察 | 第22-23页 |
3.2.2 原生殖细胞的记数 | 第23-25页 |
3.2.3 外源DNA的体内表达情况 | 第25-27页 |
3.3 讨论 | 第27-29页 |
4 囊胚细胞为供体的嵌合体制作 | 第29-40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3页 |
4.1.1 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4.1.2 主要药品 | 第30页 |
4.1.3 菌株和质粒DNA | 第30页 |
4.1.4 种蛋来源 | 第30页 |
4.1.5 胚胎孵化 | 第30-31页 |
4.1.6 转染质粒DNA的制备 | 第31页 |
4.1.7 囊胚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第31页 |
4.1.8 胚胎提取物的制备 | 第31页 |
4.1.9 胚胎提取物对囊胚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31-32页 |
4.1.10 囊胚细胞的体外转染 | 第32页 |
4.1.11 血清对转染效率的影响 | 第32页 |
4.1.12 囊胚细胞的转移 | 第32页 |
4.1.13 外源基因表达的检测 | 第32-33页 |
4.2 结果 | 第33-38页 |
4.2.1 囊胚细胞的体外培养 | 第33-34页 |
4.2.2 鸡胚提取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34-35页 |
4.2.3 血清对脂质体转染效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4.2.4 转基因囊胚细胞制备嵌合体 | 第36-38页 |
4.3 讨论 | 第38-40页 |
5 参考文献 | 第40-48页 |
6 中文摘要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