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时期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比较研究
| 中文提要 | 第1-4页 |
| 英文提要 | 第4-7页 |
| 绪论 | 第7-17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与学术史回顾 | 第7-14页 |
| 二、 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 第14-17页 |
| 第一章 时代特征与内外环境之比较 | 第17-50页 |
| 一、 时代的发展与时代主题的变化 | 第17-27页 |
| 二、 战争与革命主题下的内外环境 | 第27-34页 |
| 三、 和平与发展主题下的内外环境 | 第34-45页 |
| 四、 几个规律性认识的总结 | 第45-50页 |
| 第二章 民主公开性之比较 | 第50-78页 |
| 一、 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问题 | 第50-61页 |
| 二、 党内民主选举问题 | 第61-68页 |
| 三、 社会舆论的充分表达问题 | 第68-74页 |
| 四、 关于代表大会民主公开的几点启示 | 第74-78页 |
| 第三章 理论探索之比较 | 第78-113页 |
| 一、 理论探索的历史轨迹 | 第78-87页 |
| 二、 理论探索的典型成果 | 第87-106页 |
| 三、 理论探索的成功经验 | 第106-113页 |
| 第四章 现代化发展战略之比较 | 第113-148页 |
| 一、 战略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第114-123页 |
| 二、 战略目标体系 | 第123-131页 |
| 三、 战略结构层次 | 第131-139页 |
| 四、 战略实施方式 | 第139-143页 |
| 五、 战略演进的基本趋向 | 第143-148页 |
| 第五章 党章之比较 | 第148-169页 |
| 一、 时代特色与历史针对性 | 第148-152页 |
| 二、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52-161页 |
| 三、 修改完善与发展变化 | 第161-167页 |
| 四、 党章演进与党的建设 | 第167-169页 |
| 第六章 地位和作用之比较 | 第169-187页 |
| 一、 党的理论纲领路线的地位和作用 | 第169-174页 |
| 二、 党的中央领导机构的地位和作用 | 第174-181页 |
| 三、 代表大会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 第181-187页 |
| 结论 | 第187-195页 |
| 征引文献 | 第195-203页 |
| 致谢 | 第2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