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肋璧板轻框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 1 绪论 | 第1-22页 |
|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13页 |
| ·新型居住建筑结构形式的发展与现状 | 第13-17页 |
| ·多孔砖砌体结构 | 第13-14页 |
| ·混凝土空心小砌块结构 | 第14页 |
| ·开放式大开间结构 | 第14-15页 |
| ·异形柱框架结构 | 第15页 |
| ·短肢剪力墙结构 | 第15-16页 |
| ·轻型钢结构 | 第16页 |
| ·本结构体系的优势 | 第16-17页 |
| ·国内外抗震设计方法与应用进展 | 第17-19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9-22页 |
| 2 密肋复合墙板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22-54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密肋复合墙板试验简介 | 第22-27页 |
| ·试件情况 | 第22页 |
| ·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 第22-24页 |
| ·破坏过程 | 第24-25页 |
| ·墙板的滞回曲线 | 第25-26页 |
| ·试验各阶段特征点参数 | 第26-27页 |
| ·密肋复合墙板中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27-35页 |
|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及屈服准则 | 第27-33页 |
| ·硅酸盐砌块的本构关系 | 第33-35页 |
| ·密肋复合墙板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的关键问题处理 | 第35-41页 |
| ·裂缝问题 | 第35-39页 |
| ·模型问题 | 第39-41页 |
| ·密肋复合墙板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41-51页 |
| ·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41-42页 |
| ·密肋复合墙板骨架曲线 | 第42-44页 |
| ·密肋复合墙板应力分析 | 第44-48页 |
| ·密肋复合墙板的开裂与破坏 | 第48-51页 |
| ·简化计算模型探讨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3 密肋复合墙板恢复力模型与损伤模型 | 第54-67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密肋复合墙板恢复力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54-59页 |
| ·密肋复合墙板的骨架曲线 | 第54-55页 |
| ·密肋复合墙板刚度分析 | 第55-57页 |
| ·密肋复合墙板的恢复力模型 | 第57-59页 |
| ·恢复力模型计算实例 | 第59页 |
| ·密肋复合墙板损伤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59-65页 |
| ·损伤变量及其计算方法 | 第59-62页 |
| ·本文损伤模型及参数确定 | 第62-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4 密肋壁板轻框结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 第67-88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第67-69页 |
| ·原型结构简况 | 第67页 |
| ·模型相似关系 | 第67-68页 |
| ·模型设计与制作 | 第68-69页 |
| ·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69页 |
| ·模型试验 | 第69-75页 |
| ·试验装置 | 第69-71页 |
| ·试验加荷程序 | 第71-72页 |
| ·试验结果 | 第72-75页 |
| ·随机波地震反应分析 | 第75-78页 |
| ·数据处理 | 第75-76页 |
| ·加速度反应分析 | 第76-77页 |
| ·位移反应分析 | 第77-78页 |
| ·试验模型模态分析 | 第78-85页 |
| ·锤击试验模态分析 | 第78-81页 |
| ·正弦波试验频率分析 | 第81页 |
| ·随机波试验频率分析 | 第81-84页 |
| ·自振特性的计算 | 第84-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8页 |
| 5 密肋壁板轻框结构模态分析 | 第88-100页 |
| ·引言 | 第88页 |
| ·密肋壁板轻框结构模态解析算法探讨 | 第88-93页 |
| ·基本假定 | 第88-89页 |
| ·方程求解 | 第89-93页 |
| ·算例 | 第93页 |
| ·密肋壁板轻框结构模态有限元分析 | 第93-98页 |
| ·模态有限元计算 | 第93-94页 |
| ·模态匹配性分析 | 第94-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 6 密肋壁板轻框结构计算模型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100-121页 |
| ·引言 | 第100-101页 |
| ·分析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 | 第101-106页 |
| ·计算模型 | 第101-104页 |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104-106页 |
| ·密肋壁板轻框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106-115页 |
| ·试验模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106-108页 |
| ·某学生公寓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108-115页 |
| ·密肋壁板轻框结构层间侧移探讨 | 第115-118页 |
| ·小震下弹性层间侧移限值探讨 | 第116-117页 |
| ·大震下弹塑性层间侧移限值探讨 | 第117-1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8-121页 |
| 7 密肋壁板轻框结构基于损伤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 第121-137页 |
| ·引言 | 第121-122页 |
| ·密肋壁板轻框结构滞回耗能分布 | 第122-126页 |
| ·结构能量表达的运动方程 | 第122-123页 |
| ·结构的滞回耗能分布 | 第123-126页 |
| ·密肋壁板轻框结构基于损伤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 第126-134页 |
| ·结构破坏准则与我国现行设计方法 | 第126-129页 |
| ·地震损伤性能目标确定 | 第129-130页 |
| ·剪切型密肋壁板轻框结构地震损伤模型 | 第130-131页 |
| ·多层密肋壁板轻框结构地震损伤计算方法 | 第131-133页 |
| ·算例 | 第133-1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4-137页 |
| 8 结论及展望 | 第137-139页 |
| ·结论 | 第137-138页 |
| ·展望 | 第138-13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13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139-140页 |
| 致谢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