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国有建筑企业公司治理研究

第一章 绪  论第1-12页
   ·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改革的重要意义第7-9页
   ·建筑企业的公司制改造第9-10页
   ·本文研究思路第10-12页
第二章 现代企业理论及国有企业改革应用第12-33页
   ·交易成本理论:企业与市场的不同特性第12-16页
     ·间接定价理论:企业的产生第12-14页
     ·资产专用性理论:纵向一体化的界限第14-16页
   ·委托代理理论:现代企业经营的理论基石第16-25页
     ·两权分离:委托代理模型的产生第16-18页
     ·代理人问题:代理成本第18-21页
     ·经营者的选择与激励: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匹配第21-25页
   ·资本结构理论: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第25-33页
     ·资本结构:股权与债权的区别第25-26页
     ·MM定理:资本结构比例第26-31页
     ·股权约束与债权约束:日本主办银行制度的实践第31-33页
第三章 西方发达国家的法人治理结构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3-42页
   ·美德日公司治理的历史背景第33-34页
   ·美德日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特点第34-40页
     ·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第34-36页
     ·德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第36-37页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第37-40页
   ·三国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第40-42页
第四章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第42-58页
   ·股权结构问题第42-45页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运行机制第42-43页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第43-45页
   ·内部人控制问题第45-49页
     ·内部人控制状况分析第45-46页
     ·内部人控制原因分析第46-48页
     ·内部人控制的表现第48-49页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几个问题第49-55页
     ·股东大会形式化,未能充分有效地行使职权第49-51页
     ·董事会权利的划分缺乏细化第51-52页
     ·监事会形同虚设第52-53页
     ·总经理的权力没有制约第53-55页
   ·激励与约束问题第55-56页
   ·新、老三会的关系问题第56-58页
第五章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途径第58-77页
   ·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第58-62页
     ·国有股权的重组第58-59页
     ·培养机构投资者第59-60页
     ·加快员工持股计划的进行第60-61页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第61-62页
     ·培育大股东第62页
   ·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律措施第62-68页
     ·理顺股东会、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关系第63-65页
     ·完善各个机构的法律措施第65-68页
   ·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构造第68-73页
     ·激励机制第68-71页
     ·约束机制第71-73页
   ·正确处理“新”“老”三会的关系第73-77页
     ·“新三会”与“党委会”第74-75页
     ·关于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第75-77页
第六章 天津三建公司制改造的建议与对策第77-93页
   ·企业基本概况第77-78页
   ·改制后的企业性质和股本结构设置第78-79页
   ·吸收外部资本,形成股本结构多元化第79-80页
   ·优化股权结构,改进职工持股方案第80-82页
   ·把握住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三个层次的关系是构建法人           治理结构的关键第82-83页
   ·要建立、健全企业领导人的选拔、激励与约束机制第83-89页
     ·构建企业领导人选拔机制第83-84页
     ·股票期权:国有企业经营者长期的激励机制第84-85页
     ·建立健全企业家的约束机制第85-89页
   ·内部人控制的解决途径第89-90页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第90-93页
参考文献第93-95页
致  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本流动和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下均衡汇率研究
下一篇: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