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火箭、导弹论文--导弹论文--导弹:按射程、作用、结构区分论文--战术导弹论文

拦截战术弹道导弹末段导引和复合控制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1页
   ·引言第11-14页
     ·防空系统的现状和发展第11-14页
   ·复合控制问题第14-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本文所做的工作第18-21页
第二章 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器末制导分析第21-32页
   ·动能拦截器介绍第21-27页
     ·拦截器模型第21-22页
     ·目标运动方程组第22页
     ·发动机模型第22-24页
     ·末制导六自由度模型第24-25页
     ·导引律及其实现第25-26页
     ·姿态控制规律第26-27页
   ·末制导仿真与分析第27-32页
第三章 大气层内具有侧喷的导弹模型第32-48页
   ·拦截导弹模型第32-37页
     ·控制方式选择第33页
     ·气动布局选择第33-34页
     ·外形尺寸确定第34-36页
     ·主发动机参数第36-37页
   ·侧向喷流现象及建模第37-44页
     ·喷流现象分析第38-41页
     ·弹总体对侧喷系统要求第41-42页
     ·推力放大因子估算第42-43页
     ·力矩放大因子的估算第43-44页
   ·具有侧喷的导弹模型第44-48页
第四章 轨控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第48-65页
   ·复合控制模型第49-50页
   ·指令分解方法第50-52页
   ·气动力控制子系统设计第52-58页
     ·气动力控制子系统设计分析第52-57页
     ·气动子系统性能分析第57-58页
   ·直接力控制子系统设计分析第58-59页
     ·直接力子系统性能分析第58-59页
   ·复合控制结果与分析第59-65页
第五章 变结构姿控复合系统设计第65-81页
   ·引言第65页
   ·变结构控制原理第65-70页
   ·姿控复合控制设计第70-77页
     ·纵向状态方程第70-71页
     ·状态方程推导第71-72页
     ·参考模型选择第72-73页
     ·自动驾驶仪设计第73-77页
   ·系统仿真分析第77-81页
     ·仿真分析第78-81页
第六章 拦截导引律分析第81-111页
   ·引言第81页
   ·目标模型第81-86页
     ·目标运动方程第82-84页
     ·弹道系数的估算第84-85页
     ·弹道仿真与结果分析第85-86页
   ·导引方法第86-87页
   ·预测命中点导引第87-89页
     ·导引过程算法第88页
     ·弹道仿真与结论第88-89页
   ·末制导最优导引律第89-94页
   ·比例导引及其修正形式第94-111页
     ·古典比例导引拦截弹头弹道分析第95-96页
     ·比例导引影响因素分析第96-101页
     ·比例导引的改进与仿真第101-111页
第七章 复合控制末制导六自由度仿真及精度分析第111-143页
   ·仿真方法与仿真建模第111-114页
     ·仿真方法选择第112-113页
     ·建模与校模第113-114页
   ·六自由度仿真模型第114-117页
     ·地球模型第114页
     ·大气模型第114页
     ·发动机模型第114页
     ·自动驾驶仪模型第114-117页
     ·其它仿真模型第117页
   ·仿真程序的编写第117页
   ·仿真过程与结论第117-120页
     ·独立回路仿真第117-118页
     ·末制导六自由度仿真第118-120页
   ·末制导精度分析第120-143页
     ·模拟打靶方法第121-122页
     ·误差模型第122-123页
     ·模拟打靶结果第123-143页
第八章 结束语第143-145页
致谢第145-146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46-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色彩词研究
下一篇:日本脑炎病毒NS1基因的分子克隆与高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