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Summary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21页 |
1.1 鱼类保活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 常用麻醉剂及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 丁香酚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4 丁香酚的麻醉作用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5 丁香酚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第一章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鲤鱼血和组织中丁香酚含量方法的研究 | 第21-32页 |
1 材料 | 第21-22页 |
1.1 试验器械 | 第21页 |
1.2 试验药品和试剂 | 第21-22页 |
1.3 试验动物 | 第22页 |
2 方法 | 第22-24页 |
2.1 溶液配制 | 第22页 |
2.2 样品采集 | 第22页 |
2.3 样品的前处理 | 第22-23页 |
2.4 流动相的处理 | 第23页 |
2.5 检测条件 | 第23页 |
2.6 线性范围的确定 | 第23-24页 |
2.7 定量限(LOQ)和检测限(LOD)的确定 | 第24页 |
2.8 添加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 第24页 |
2.9 稳定性实验和重现性实验 | 第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3.1 分离效果和标准曲线 | 第24-27页 |
3.2 添加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 第27-28页 |
3.3 稳定性和重现性实验 | 第28-29页 |
4 讨论 | 第29-30页 |
5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二章 鲤鱼血浆中丁香酚消除规律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 第32-40页 |
1 材料 | 第32页 |
1.1 仪器与试剂 | 第32页 |
1.2 试验水温 | 第32页 |
1.3 检测条件 | 第32页 |
1.4 数据处理 | 第32页 |
2 方法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3.1 不同浓度的丁香酚乳剂对血浆中药物消除规律的影响 | 第33-36页 |
3.2 药代动力学参数 | 第36页 |
4 讨论 | 第36-39页 |
4.1 不同浓度的丁香酚溶液对血浆中消除规律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 药代动力学参数 | 第38-39页 |
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鲤鱼组织中丁香酚消除规律的研究 | 第40-51页 |
1 材料 | 第40-41页 |
1.1 仪器与试剂 | 第40页 |
1.2 试验水温 | 第40页 |
1.3 检测条件 | 第40页 |
1.4 数据处理 | 第40-41页 |
2 方法 | 第41-42页 |
2.1 最适麻醉浓度的确定 | 第41页 |
2.2 ED_(50)的测定 | 第41页 |
2.3 LD_(50)的测定 | 第41-42页 |
2.4 丁香酚在鲤鱼组织中消除规律的测定 | 第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3.1 最适麻醉浓度与ED_(50)、LD_(50)的测定 | 第42-45页 |
3.2 丁香酚在鲤鱼组织中的消除规律 | 第45-47页 |
4 讨论 | 第47-49页 |
4.1 最适麻醉浓度与ED_(50)、LD_(50)的测定 | 第47页 |
4.2 丁香酚在鲤鱼组织中的消除规律 | 第47-49页 |
5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丁香酚麻醉鲤鱼的PK-PD模型的研究 | 第51-55页 |
1 材料 | 第51页 |
1.1 仪器与试剂 | 第51页 |
1.3 试验水温 | 第51页 |
1.4 检测条件 | 第51页 |
2 方法 | 第51-52页 |
2.1 麻醉效果与鲤鱼血浆中药物浓度关系测定 | 第52页 |
2.2 麻醉效果与鲤鱼脑中药物浓度的关系测定 | 第5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4 讨论 | 第53-54页 |
5 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