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VC++6.0MFC的多线程通信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8-11页
 1.1 课题的提出背景第8页
 1.2 多线程概述第8-9页
 1.3 基本应用及实现简介第9-10页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0-11页
第2章 VC++6.0MFC概述第11-29页
 2.1 应用程序框架结构类第11-13页
 2.2 窗口类第13-19页
 2.3 图形和打印类第19-20页
 2.4 集合类第20-21页
 2.5 文件和数据库类第21-22页
 2.6 OLE支持类第22-25页
 2.7 Intemet和网络类第25-27页
 2.8 调试和异常类第27-28页
 2.9 各种辅助类第28-29页
第3章 进程与线程第29-39页
 3.1 进程的创建第29-34页
 3.2 进程的管理和终止第34-36页
 3.3 线程的创建和终止第36-37页
 3.4 线程的优先级及其管理第37-39页
第4章 VC++6.0中的多线程第39-46页
 4.1 使用MFC实现线程第39-41页
 4.2 线程的同步第41-46页
第5章 多线程通信程序设计技术第46-49页
 5.1 使用全局变量通信第46页
 5.2 使用用户自定义的消息通信第46-47页
 5.3 使用事件对象通信第47-49页
第6章 多线程通信程序实现第49-53页
 6.1 设计步骤第49-52页
 6.2 源程序清单第52-53页
第7章 多线程通信技术应用实例第53-57页
 7.1 高空无线电高度表基本工作原理第53-55页
 7.2 设计原理及源程序清单第55-57页
第8章 Win32C通信API第57-71页
 8.1 打开串口第57-58页
 8.2 关闭串口第58页
 8.3 配置串口第58-63页
 8.4 超时设置第63-64页
 8.5 读写数据第64-68页
 8.6 事件驱动I/O第68-69页
 8.7 错误处置第69-71页
总结第71-73页
 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第71页
 2.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几个方面第71页
 3. 应用前景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骨肉瘤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核心结合因子a1的定量检测及意义
下一篇:当代中国人口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风险分析与道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