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抗菌素制造论文

中国根霉12~#产芽孢抑制剂代谢机理及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

1 前言第1-18页
 1.1 微生物药物总论第7-9页
  1.1.1 抗生素的开发利用第7页
  1.1.2 微生物药物应用范围的扩大第7-8页
  1.1.3 药用微生物研究发展的趋势第8-9页
  1.1.4 当前寻找新微生物药物的热点第9页
 1.2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第9-10页
 1.3 根霉产抗生物质的国内外研究方向及成果第10-11页
 1.4 抗生素代谢途径研究方法第11-13页
  1.4.1 刺激试验法第11页
  1.4.2 同位素示踪法第11-12页
  1.4.3 洗涤菌丝悬浮法第12页
  1.4.4 无细胞抽提法第12页
  1.4.5 遗传特性诱变法第12页
  1.4.6 极谱分析法第12-13页
 1.5 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第13-16页
  1.5.1 添加蛋白质的稳定剂第13-14页
  1.5.2 操作条件的优化第14-16页
 1.6 论文立题的依据和目的第16-17页
 1.7 实验计划第17-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9页
 2.1 实验材料第18-21页
  2.1.1 菌种第18页
  2.1.2 主要试剂第18-19页
  2.1.3 主要仪器设备第19页
  2.1.4 主要培养基第19-20页
  2.1.5 主要溶液第20-21页
 2.2 实验方法第21-29页
  2.2.1 抗生物质的活性检测—管碟法第21-22页
  2.2.2 静息细胞法研究第22-24页
  2.2.3 刺激实验法研究第24-25页
  2.2.4 抗生物质的分离纯化第25-2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9-49页
 3.1 静息细胞培养系统的建立第29-36页
  3.1.1 静息细胞培养基的筛选第29-30页
  3.1.2 静息培养的证明第30-31页
  3.1.3 二级菌体培养和静息培养时间的选择第31-32页
  3.1.4 前体的作用第32-36页
   3.1.4.1 基本碳源的添加第32-34页
   3.1.4.2 氨基酸的影响第34-36页
  3.1.5 抑菌活性物质生物合成的阻遏第36页
 3.2 刺激实验法第36-43页
  3.2.1 培养基的选择实验第36-37页
  3.2.2 发酵条件的选择第37-38页
   3.2.2.1 对摇床转速的选择实验第37-38页
   3.2.2.2 培养基起始pH选择实验第38页
   3.2.2.3 对培养基的接种量选择实验第38页
  3.2.3 生长曲线的绘制第38-40页
  3.2.4 前体物添加实验第40-41页
  3.2.5 添加抑制剂实验第41-43页
 3.3 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第43-49页
  3.3.1 预备实验第43-45页
   3.3.1.1 物理性质实验第43-44页
   3.3.1.2 溶液稳定性试验第44页
   3.3.1.3 化学性质试验第44-45页
  3.3.2 使用交联葡聚糖凝胶G-100/G-75的分离纯化第45-47页
  3.3.3 纸层析法第47-48页
  3.3.4 薄层层析法第48-49页
4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5 参考文献第51-55页
6 致谢第55-56页
7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情况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原代培养人胎大脑神经元缺氧模型的建立及纳洛酮保护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胶粉改性沥青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