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分支科学论文--信息经济学论文

网络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前言第1-18页
 一、 选题的背景第12-13页
 二、 超边际分析方法第13-16页
  (一) 什么是超边际分析第13-14页
  (二) 超边际分析与边际分析第14-16页
 三、 论文框架和主要观点第16-18页
第一章 网络经济的产生、概念、特征和影响第18-35页
 一、 网络经济的形成第18-27页
  (一) 网络的含义第18-26页
  (二) 网络经济的形成第26-27页
 二、 网络经济的概念第27-29页
  (一) 网络经济概念的争论第27-28页
  (二) 网络经济的概念第28-29页
  (三) 网络经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29页
 三、 网络经济的特征第29-31页
  (一) 虚拟性第29-30页
  (二) 创新性第30-31页
  (三) 复合性第31页
  (四) 全球化第31页
 四、 网络经济影响第31-35页
  (一) 扩大市场需求第31-32页
  (二) 提供发展机会第32页
  (三) 提高投资汇报率第32页
  (四) 激发企业家精神第32-33页
  (五) 促进经济增长第33页
  (六) 加快致富步伐第33页
  (七) 激发创新第33-34页
  (八) 加剧人才竞争第34-35页
第二章 网络经济的交易费用和信息不对称第35-45页
 一、 网络经济的交易费用理论第35-42页
  (一) 外生和内生交易费用第35-37页
  (二) 网络经济的交易费用特点第37-42页
 二、 网络经济的信息不对称第42-45页
  (一) 网络经济的信息不对称的特点第42-43页
  (二) 网络经济中几个信息不对称模型略论第43-45页
第三章 网络经济与分工、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第45-54页
 一、 分工、专业化与网络经济第45-49页
  (一) 分工、专业化的必要性和作用第45-46页
  (二) 网络经济分工与专业化理论述评第46-47页
  (三) 网络经济的分工与专业化特点第47-48页
  (四) 网络经济对国际分工的促进第48-49页
 二、 网络经济的规模经济第49-54页
  (一) 规模经济在网络经济中的本质第49-50页
  (二) 网络经济的迂回性与规模经济第50-52页
  (三) 专业化与规模经济的关系第52页
  (四) 网络经济的规模经济特点第52-54页
第四章 电子商务、报酬递增、公共产品和捆绑销售的超边际分析第54-67页
 一、 网络经济超边际分析的历史发展第54-56页
 二、 电子商务的超边际分析和分工的网络效应第56-58页
 三、 网络经济报酬递增问题第58-63页
 四、 网络作为公共物品的超边际分析第63-64页
 五、 捆绑销售的超边际分析第64-67页
第五章 网络经济的运行第67-78页
 一、 网络经济的供求分析第67-69页
  (一) 网络经济的供给与需求特点第67-68页
  (二) 供给与需求由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同时决定第68-69页
 二、 网络经济的运行——以电子商务为例第69-78页
  (一)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现状和作用第69-70页
  (二) 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第70-72页
  (三) 电子商务的功能第72-73页
  (四) 电子商务的运行过程第73-75页
  (五) 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革新第75-76页
  (六) 发达国家对待电子商务的态度第76-78页
第六章 网络经济的作用第78-93页
 一、 网络经济使虚拟企业得以形成第78-81页
  (一) 虚拟企业的产生背景第78-79页
  (二) 虚拟企业的特征第79-81页
 二、 网络经济使企业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第81-86页
  (一) 网络经济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第81-87页
  (二) 网络经济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87-84页
  (三) 网络经济使企业的成长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第84-85页
  (四) 网络经济使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第85-86页
 三、 网络经济使金融实现网络化和电子化第86-90页
  (一) 金融网络化和电子化成为金融发展的时代潮流第86-87页
  (二) 金融电子化的主要手段和实现形式第87-88页
  (三) 网络经济时代的金融业──网络银行和数字化货币第88-90页
 四、 网络经济使世界贸易发生了重大变化第90页
 五、 网络经济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第90-93页
第七章 网络经济的制度安排第93-105页
 一、 网络经济的制度特点第93-96页
  (一) 制度的重要性第93-94页
  (二) 网络经济制度特点第94-96页
 二、 知识产权与网络经济第96-101页
  (一) 产权的简单讨论第96-97页
  (二) 知识产权在网络经济中的重要性第97-98页
  (三) 建立知识产权制度是网络经济发展和保护创新的核心第98-101页
 三、 知识产权与企业制度选择第101-105页
  (一) 产权与企业制度第101-102页
  (二) 知识产权在网络经济企业产权结构中的重要性第102-105页
第八章 发展我国网络经济的对策和建议第105-119页
 一、 我国网络经济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第105-108页
  (一) 现状第105-107页
  (二) 问题第107-108页
 二、 在我国发展网络经济,制度重于技术第108-110页
  (一) 坚定不移地进行以市场为趋向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第108-109页
  (二) 经济结构调整首先是制度问题第109页
  (三) 国民经济信息化制度是基础第109页
  (四) 制度对于技术创新的意义第109-110页
 三、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发展网络经济的现实选择第110-112页
  (一)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第110页
  (二) 明确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第110-111页
  (三) 深化改革,建立公平竞争的信息产业发展机制第111页
  (四) 建立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第111-112页
  (五) 普及信息教育,提高全民族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第112页
 四、 大力发展移动信息化是我国发展网络经济的现实切入点第112-116页
  (一) 建好无限“光纤”网络第112-113页
  (二) 完善移动互联网第113页
  (三) 实现移动信息永远在线第113页
  (四) 推动移动梦网计划第113-114页
  (五) 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设想第114-115页
  (六) 移动信息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第115-116页
 五、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是我国发展网络经济的重要内容第116-117页
 六、 打击网络犯罪是我国发展网络经济的重要保证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无重复析因试验数据分析的若干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