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1.1 不同类型冬小麦根系及根系调控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1.1.1 不同类型小麦根系的差异 | 第8-9页 |
1.1.2 根系的农艺调控 | 第9-11页 |
1.2 根系与产量及有关性状的关系 | 第11-14页 |
2 引言 | 第14-16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6-18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8-40页 |
4.1 不同类型品种(系)根系形态数量性状的动态变化 | 第18-23页 |
4.1.1 次生根发根能力的变化及差异 | 第18-19页 |
4.1.2 单株次生根条数的变化及差异 | 第19-20页 |
4.1.3 单株根干重的变化及差异 | 第20-21页 |
4.1.4 单株根鲜重与根体积的变化及差异 | 第21-23页 |
4.2 不同类型品种(系)根系生理性状的变化 | 第23-29页 |
4.2.1 根系活力的动态变化及差异 | 第23-24页 |
4.2.2 根系SOD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差异 | 第24-26页 |
4.2.3 根中总氮含量的变化及差异 | 第26-27页 |
4.2.4 根系POD活性的变化及差异 | 第27-28页 |
4.2.5 根系MDA含量的变化及差异 | 第28-29页 |
4.3 小麦根系特征与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 | 第29-33页 |
4.3.1 根系形态数量性状与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 | 第29-30页 |
4.3.2 根系生理活性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 | 第30-33页 |
4.4 不同品种根系调控技术途径与措施 | 第33-40页 |
4.4.1 不同N素水平对根系生理的调控效应 | 第33-37页 |
4.4.2 不同施N方式对根系的调控效应 | 第37-38页 |
4.4.3 化学调节剂对根系的调控效应 | 第38-40页 |
5 结语与讨论 | 第40-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英文摘要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