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一、证据制度的沿革——自由心证的产生 | 第12-17页 |
(一) 大陆法系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2-16页 |
1. 古罗马时期的古典自由心证制度和古典法定证据制度 | 第12页 |
2. 古日耳曼时期的形式证据制度 | 第12-13页 |
3. 中世纪晚期的法定证据制度 | 第13-14页 |
4. 大陆法系国家的现代自由心证制度 | 第14-16页 |
(二) 英美法系的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 第16-17页 |
二、自由心证的一般法理 | 第17-37页 |
(一) 自由心证概述 | 第17-21页 |
1. 词源 | 第17-18页 |
2. 自由心证的基本内容 | 第18-21页 |
3. 自由心证的法律特征 | 第21页 |
(二) 自由心证的基本理念 | 第21-27页 |
1. 自由心证与自由裁量权 | 第21-25页 |
2. 自由心证与权益保障 | 第25页 |
3. 自由心证与程序正义 | 第25-27页 |
(三) 自由心证的理论基础 | 第27-32页 |
1. 自由心证的基本价值 | 第27-30页 |
2. 自由心证制度的客观条件 | 第30-31页 |
3. 自由心证面临的挑战及其批驳 | 第31-32页 |
(四) 法官与自由心证 | 第32-37页 |
1. 法官心理与自由心证 | 第33-35页 |
2. 诚信原则与自由心证 | 第35页 |
3. 法官良心与自由心证 | 第35-37页 |
三、自由心证的保障和制约机制 | 第37-51页 |
(一) 自由心证的内在制约机制 | 第38-42页 |
1. 逻辑规则与经验法则 | 第38-41页 |
2. 法律对证据证明力的直接规定 | 第41页 |
3. 证明标准对心证的约束 | 第41-42页 |
(二) 自由心证的外在制约机制 | 第42-51页 |
1. 合理心证的事前保障 | 第43-45页 |
2. 合理心证的事中保障 | 第45-49页 |
3. 合理心证的事后保障 | 第49-51页 |
四、自由心证在我国的现状和前景 | 第51-62页 |
(一) 自由心证在我国的现状 | 第51-53页 |
1.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事实认定的规定 | 第51页 |
2. 现实的缺陷 | 第51-53页 |
(二) 现代自由心证在我国的可行性及制度价值 | 第53-56页 |
1. 建立自由心证的可行性 | 第53-54页 |
2. 现代自由心证在我国的制度价值 | 第54-56页 |
(三) 建构我国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设想 | 第56-62页 |
1. 从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到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观念转变 | 第56-58页 |
2. 我国自由心证制度应当具备的特点 | 第58页 |
3. 建构有中国特色的自由心证制度 | 第58-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注释 | 第63-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