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SO_2污染现状及影响 | 第10页 |
·SO_2污染对植物影响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SO_2对植物叶片形态特征的影响 | 第10-11页 |
·SO_2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11页 |
·SO_2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11-12页 |
·SO_2对植物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12-13页 |
·植物对SO_2的吸收、积累和抗性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土壤中硫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4-15页 |
·土壤中硫胁迫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4-15页 |
·土壤中硫胁迫对植物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15页 |
·植物对元素的积累和富集作用 | 第15-16页 |
·富集植物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植物对土壤中硫的吸收、同化和转移 | 第16页 |
·不同pH值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6-17页 |
·中国黄连木研究概述 | 第17-22页 |
·黄连木生物学特征及其分布 | 第17-18页 |
·中国黄连木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黄连木繁殖方式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中国黄连木的经济价值 | 第20-22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2-24页 |
·选题背景 | 第2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研究路线及说明 | 第23-24页 |
第3章 黄连木抗二氧化硫能力初探 | 第24-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4页 |
·测定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Na_2SO_3和NaHSO_3混合液对黄连木叶片形态的影响 | 第25-26页 |
·Na_2SO_3和NaHSO_3混合液对黄连木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6-28页 |
·Na_2SO_3和NaHSO_3混合液对黄连木保护酶POD、SOD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Na_2SO_3和NaHSO_3混合液对黄连木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Na_2SO_3和NaHSO_3混合液对黄连木叶中硫含量的影响 | 第30页 |
·Na_2SO_3和NaHSO_3混合液一天浸泡对黄连木和对照植物叶硫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4页 |
第4章 土壤中硫胁迫对黄连木的影响 | 第34-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34页 |
·测定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硫胁迫对黄连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5页 |
·硫胁迫对黄连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硫胁迫对黄连木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硫胁迫对黄连木幼苗含硫量的影响 | 第37页 |
·硫胁迫对黄连木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硫胁迫对黄连木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8页 |
·硫胁迫下黄连木根、茎、叶对硫的富集能力研究 | 第38-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过量硫胁迫下黄连木对硫的积累和生理响应 | 第40-41页 |
·过量硫胁迫对黄连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41-42页 |
第5章 不同pH处理对黄连木幼苗的影响 | 第42-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42页 |
·测定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不同pH值对黄连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不同pH处理对黄连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pH处理对黄连木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6-48页 |
第一部分 | 第46-47页 |
第二部分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