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基本内涵 | 第8-15页 |
(一) 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首要问题 | 第8-9页 |
(二) 消费与生产互为中介,互相作用 | 第9-10页 |
(三) 消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体现 | 第10-15页 |
1、“异化劳动”使消费的产品变成异己的力量 | 第10-11页 |
2、“商品拜物教”的形成与后果 | 第11-15页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 第15-20页 |
(一)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世界理论 | 第15-16页 |
(二) 马尔库塞对“虚假的需要”的批判 | 第16-18页 |
(三) 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 | 第18-20页 |
三、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消费观的启示 | 第20-40页 |
(一) 当今中国消费现状 | 第20-26页 |
1、消费水平差距呈扩大趋势 | 第20-22页 |
2、消费习惯有待纠正 | 第22-25页 |
3、消费对象中存在不文明成分 | 第25-26页 |
(二)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对中国消费问题的指导意义 | 第26-28页 |
(三)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与中国传统消费观的交融 | 第28-32页 |
1、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影响力的消费观 | 第28-32页 |
2、中西消费理论的融合 | 第32页 |
(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消费观的现实途径 | 第32-40页 |
1、和谐消费的价值意义 | 第33-35页 |
2、构建和谐消费观的现实途径 | 第35-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