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明文社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一、选题意义及价值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页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8-10页 |
第一章 中晚明文社的兴盛与衰落 | 第10-18页 |
第一节 文社的兴起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文社的繁荣与衰落 | 第12-18页 |
一、文社数量与规模的增长 | 第13-14页 |
二、文社地域的广布 | 第14-16页 |
三、文社重要地位的凸显 | 第16页 |
四、文社的衰落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中晚明文社的活动和特点 | 第18-32页 |
第一节 文社活动 | 第18-24页 |
一、精研八股,揣摩风气 | 第18-20页 |
二、选文刻书 | 第20-22页 |
三、定期召开社集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文社特点 | 第24-32页 |
一、强烈的科举目的性 | 第24-25页 |
二、从纯科举性到强烈的政治参与性 | 第25-27页 |
三、从讲求情谊到社团纷争 | 第27-29页 |
四、严格规范的组织性 | 第29-32页 |
第三章 中晚明文社与社会思潮和科举之风 | 第32-45页 |
第一节 文社与性灵思潮 | 第32-34页 |
第二节 文社与经世、复古思潮 | 第34-38页 |
一、经世之风与复古思潮的兴起 | 第34-35页 |
二、经世、复古思潮对文社的影响 | 第35-38页 |
第三节 文社与崇尚科举之风的兴盛 | 第38-45页 |
一、文人对科举的崇尚 | 第38-39页 |
二、文社在科举上的成功 | 第39-42页 |
三、文社科举成功的影响 | 第42-45页 |
第四章 中晚明文社与文学 | 第45-56页 |
第一节 文社与文人 | 第45-48页 |
一、文社对文学生态的影响 | 第45-47页 |
二、文社对文人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文社与文体 | 第48-52页 |
一、散文 | 第49-50页 |
二、诗歌 | 第50-51页 |
三、小说与戏剧 | 第51-52页 |
第三节 文社与文学思想 | 第52-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