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耕地地力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9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页 |
·耕地地力评价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耕地地力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 第13-17页 |
·耕地地力评价的原则 | 第13-14页 |
·耕地地力评价的方法 | 第14-17页 |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7-21页 |
·指标体系的内容 | 第17页 |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17-18页 |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 第18-21页 |
第2章 数据的搜集及处理 | 第21-3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1-24页 |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21-22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2页 |
·土壤种类、特征和分布规律 | 第22-24页 |
·自然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 | 第24页 |
·农村经济概况 | 第24页 |
·软硬件的准备 | 第24-26页 |
·硬件方面的准备 | 第24-25页 |
·软件方面的准备 | 第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资料准备 | 第26-28页 |
·图件资料 | 第26-28页 |
·数据及文本资料 | 第28页 |
·评价指标和评价单元的确定及评价因子值的选取 | 第28-35页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28页 |
·评价单元的确定 | 第28-29页 |
·评价因子值的获取 | 第29-35页 |
第3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耕地地力评价 | 第35-47页 |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5-41页 |
·各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41-44页 |
·运用AHP法评价的地力等级结果 | 第44-47页 |
第4章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耕地地力评价 | 第47-53页 |
·模糊神经网络的原理及基本思想 | 第47页 |
·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 第47-49页 |
·训练样本的预处理 | 第47-48页 |
·BP网络模型的主要参数 | 第48-49页 |
·评价结果 | 第49-53页 |
第5章 两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对比研究 | 第53-61页 |
·粮食产量分布 | 第53-54页 |
·分布区域变化对比分析 | 第54-57页 |
·分布面积变化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AHP等级面积与粮食产量面积对比 | 第57页 |
·ANN等级面积与粮食产量面积对比 | 第57-58页 |
·AHP等级面积与ANN等级面积对比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