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4-19页 |
·宝石级红珊瑚的范畴 | 第14-15页 |
·宝石级红珊瑚的成分特征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宝石级红珊瑚的颜色成因探讨 | 第16-17页 |
·宝石级红珊瑚的结构特征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有机宝石生物矿化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现代仪器的应用 | 第19页 |
·总结 | 第19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4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路线 | 第20-21页 |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工作量统计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实验样品及其基本特征 | 第24-29页 |
§2.1 红珊瑚科(Coralliidae)概述 | 第24-25页 |
·红珊瑚科(Coralliidae)的动物学特征 | 第24页 |
·宝石级红珊瑚的地理分布特征 | 第24-25页 |
·红珊瑚的生物学习性 | 第25页 |
§2.2 样品来源及基本特征 | 第25-26页 |
·红珊瑚Corallium rubrum | 第26页 |
·日本红珊瑚Corallium japonicum | 第26页 |
·瘦长红珊瑚Corallium elatius | 第26页 |
·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 | 第26页 |
·粗枝竹节珊瑚Isis hippuris | 第26页 |
§2.3 宝石级红珊瑚宝石学基本特征 | 第26-29页 |
·光学性质 | 第26-27页 |
·力学性质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宝石级红珊瑚的谱学特征研究 | 第29-46页 |
§3.1 宝石级红珊瑚的红外光谱特征研究 | 第29-34页 |
·测试条件和研究方案 | 第30页 |
·测试结果 | 第30-32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32-34页 |
§3.2 宝石级红珊瑚的拉曼光谱特征研究 | 第34-38页 |
·样品选取 | 第35页 |
·测试条件和步骤 | 第35页 |
·测试结果 | 第35-37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37-38页 |
§3.3 宝石级红珊瑚的XRD研究 | 第38-40页 |
·样品及实验条件 | 第38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8-40页 |
§3.4 宝石级红珊瑚的紫外-可见光光谱研究 | 第40-44页 |
·样品及测试条件 | 第40-41页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3.5 宝石级红珊瑚的光谱学特征总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宝石级红珊瑚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46-59页 |
§4.1 宝石级红珊瑚的电子探针研究 | 第46-50页 |
·实验样品和测试结果 | 第46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6-50页 |
§4.2 宝石级红珊瑚的微量元素测试 | 第50-56页 |
·实验样品与测试结果 | 第50-52页 |
·LA-ICP-MS测试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54-56页 |
§4.3 宝石级红珊瑚中总有机碳的测试 | 第56页 |
·测试结果 | 第56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56页 |
§4.4 瘦长红珊瑚的气相色谱的测试 | 第56-57页 |
·样品和测试条件 | 第56页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6-57页 |
§4.5 结论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宝石级红珊瑚的结构特征研究 | 第59-86页 |
§5.1 宝石级红珊瑚的基本结构 | 第59-60页 |
·八放珊瑚单体结构 | 第59页 |
·八放珊瑚的群体结构 | 第59-60页 |
§5.2 宝石级红珊瑚骨骼的外观形态特征 | 第60-69页 |
·宝石级红珊瑚的整枝构筑型特征 | 第60-64页 |
·宝石级红珊瑚骨骼表面结构特征 | 第64-66页 |
·瘦长红珊瑚的皮层特征 | 第66-67页 |
·宝石级红珊瑚的颜色分布特征 | 第67-68页 |
·宝石级红珊瑚所附着的基岩 | 第68页 |
·宝石级红珊瑚骨骼外观形态特征小结 | 第68-69页 |
§5.3 宝石级红珊瑚的显微结构特征 | 第69-73页 |
·样品制备 | 第69页 |
·显微结构特征观察 | 第69-73页 |
·宝石级红珊瑚显微结构特征小结 | 第73页 |
§5.4 瘦长红珊瑚的环境扫描电镜研究 | 第73-8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3-74页 |
·测试结果 | 第74-81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81-82页 |
§5.5 瘦长红珊瑚的透射电镜研究 | 第82-83页 |
·样品及制备 | 第82页 |
·仪器及实验条件 | 第82-83页 |
·测试结果 | 第83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83页 |
§5.6 瘦长红珊瑚的生长模式讨论 | 第83-86页 |
第六章 宝石级红珊瑚的颜色成因研究 | 第86-95页 |
§6.1 宝石级红珊瑚的成色理论 | 第86页 |
§6.2 相关研究介绍 | 第86-87页 |
·自然界中的生物色素及相关研究 | 第86-87页 |
·宝石级红珊瑚的颜色成因研究回顾 | 第87页 |
§6.3 有机化合物成色的机理分析 | 第87-88页 |
·生色团和助色团对颜色的影响 | 第87页 |
·有机分子的离子化对颜色的影响 | 第87-88页 |
·空间效应对颜色的影响 | 第88页 |
·共轭多烯结构化合物的电子激发态结构 | 第88页 |
§6.4 宝石级红珊瑚的拉曼光谱研究 | 第88-95页 |
·测试条件和内容 | 第88-89页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89-92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92-94页 |
·结论 | 第94-9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5-100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95-97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97-100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9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97页 |
·后期研究计划 | 第97-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7页 |
附录一.样品照片总表(已切割样品) | 第107-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