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杉木论文

基于3-PG机理模型的杉木林碳固定及蒸散量模拟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前言第10-12页
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4页
   ·模型的定义及分类第12-20页
     ·经验模型第13-15页
     ·机理模型第15-19页
     ·混合模型第19-20页
   ·杉木人工林生长模型研究第20-23页
     ·标准表和生长过程表的编制第20-21页
     ·收获预估模型第21页
     ·直径分布模型第21-22页
     ·树高模型第22页
     ·基于密度控制的生长经营模型第22页
     ·单木模型第22页
     ·养分动态模型第22-23页
     ·其它模型第23页
   ·杉木人工林水分利用模型研究第23-24页
2 模型原理简介第24-47页
   ·树木的光合作用第24-25页
     ·光合作用的部位第25页
     ·光合作用的历程第25页
   ·太阳辐射与光合有效辐射第25-27页
     ·太阳辐射的计算第25-26页
     ·光合有效辐射第26-27页
   ·冠层太阳辐射截留模型第27页
   ·叶面积指数第27-28页
   ·碳生产模型第28-35页
     ·环境因子对光合生产的影响第28-32页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8-29页
       ·霜冻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9页
       ·肥力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9-30页
       ·林龄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30页
       ·水汽压差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30-31页
       ·土壤含水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31-32页
       ·生理影响综合因子第32页
     ·冠层导度第32-33页
     ·冠层量子效率第33-34页
     ·总初级生产第34页
     ·净初级生产第34-35页
   ·碳平衡模型第35-37页
     ·碳平衡方程第35页
     ·光合物质的分配第35-37页
       ·根系的更新率模型第35-36页
       ·光合物质对干的分配以及叶的更新率模型第36-37页
     ·叶凋落速率第37页
     ·与密度和环境胁迫无关的死亡率第37页
   ·林分自然稀疏模型第37-38页
   ·水量平衡模型第38-44页
     ·林冠截留模型第41页
     ·水分利用模型(蒸散发模型)第41-44页
       ·模拟水分利用的意义第41-42页
       ·Penman-Monteith方程及解法第42-44页
   ·模型参数第44-47页
3. 实验地概况及研究方法第47-52页
   ·实验地概况第47-48页
   ·研究方法第48-52页
     ·林分生长调查及生物量的测量第48页
     ·地下水位测定第48-49页
     ·土壤水分观测第49页
     ·土壤性质抽样调查第49-50页
     ·叶面积测定第50页
     ·气象数据定位观测第50页
     ·水文数据定位观测第50-52页
4. 模型应用第52-72页
   ·冠层太阳辐射截留模型第52-54页
     ·模拟结果第52-54页
     ·模拟结果的验证第54页
   ·叶面积指数第54-56页
     ·模拟结果第54-55页
     ·模拟结果的验证第55-56页
   ·光合生产的影响因子第56-57页
   ·冠层导度和冠层量子效率第57-58页
   ·碳生产模型第58-67页
     ·净初级光合生产第58-62页
       ·模拟结果第58-60页
       ·模拟结果的验证第60-62页
     ·杉木人工林贮碳量及其分配第62-65页
       ·模拟结果第62-63页
       ·模拟结果的验证第63-65页
     ·杉木人工林固碳速率及其分配第65-67页
   ·敏感性分析第67-69页
   ·蒸发散模型第69-72页
     ·杉木人工林月蒸散量的变化规律第69-70页
     ·杉木人工林年蒸散量的变化规律第70-71页
     ·模型的验证第71-72页
5. 结论第72-74页
6. 讨论第74-80页
7. 参考文献第80-95页
附录1.模型的基本结构框架第95-96页
附录2.3-PG模型所涉及的变量第96-102页
附录3.气象观测数据第102-109页
附录4.模拟值(1)第109-111页
附录5.模拟值(2)第111-116页
附录6.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起重机回转支承建模方法与有限元分析的研究
下一篇:枫香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养分的积累与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