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光通信中的自适应编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背景 | 第9-12页 |
·无线激光通信系统概述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与技术进展 | 第10-12页 |
·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在大气激光通信中的作用 | 第13-15页 |
·本文所作的工作 | 第15-16页 |
2 大气激光通信的信道研究 | 第16-25页 |
·概述 | 第16页 |
·信道模型 | 第16-17页 |
·大气衰减效应 | 第17-19页 |
·大气吸收 | 第17-18页 |
·大气散射 | 第18-19页 |
·大气湍流效应 | 第19-22页 |
·强度起伏(大气闪烁) | 第20-21页 |
·光束漂移和像点抖动 | 第21-22页 |
·光强闪烁对误码率的影响 | 第22-25页 |
3 激光通信中的纠错编码 | 第25-39页 |
·概述 | 第25页 |
·Reed-Solomon码 | 第25-32页 |
·RS码的编码 | 第26-27页 |
·RS码的译码 | 第27-32页 |
·Turbo码 | 第32-35页 |
·Turbo码的编码 | 第33-34页 |
·Turbo码的译码 | 第34-35页 |
·LDPC码 | 第35-37页 |
·定义 | 第35页 |
·LDPC码的类型及构造 | 第35-36页 |
·LDPC码的编码 | 第36-37页 |
·LDPC码的译码 | 第37页 |
·仿真及分析 | 第37-39页 |
4 自适应调制编码系统 | 第39-45页 |
·概述 | 第39页 |
·自适应调制编码策略 | 第39-41页 |
·自适应调制编码的实现步骤 | 第41-42页 |
·自适应调制编码算法分析 | 第42-45页 |
·探索式自适应 | 第42-43页 |
·信道估计式自适应 | 第43-45页 |
5 自适应信道估计算法及其在大气激光通信中的应用 | 第45-70页 |
·训练序列的设计 | 第45-47页 |
·m序列 | 第45-46页 |
·Gold序列 | 第46-47页 |
·信道估计 | 第47-56页 |
·估计理论基础 | 第47-48页 |
·信道估计的分类 | 第48页 |
·自适应信道估计算法 | 第48-55页 |
·性能仿真和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改进的信道估计算法 | 第56-57页 |
·信噪比估计算法 | 第57-64页 |
·基于子空间自相关的SNR估计 | 第58-59页 |
·基于噪声方差估计的SNR估计 | 第59-60页 |
·基于最小二乘准则的SNR估计 | 第60-61页 |
·利用相关系数求解的SNR估计 | 第61-63页 |
·性能仿真和讨论 | 第63-64页 |
·基于信道估计的自适应判决 | 第64-65页 |
·估计误差分析 | 第65-66页 |
·基于实验测量的仿真分析 | 第66-70页 |
·大气随机信道实时测量系统 | 第67页 |
·仿真及分析 | 第67-70页 |
6 总结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