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基坑化学灌浆支护机理与工程应用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综述 | 第8-17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化学灌浆的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 ·化学灌浆在国外的发展 | 第9页 |
| ·化学灌浆在国内的发展 | 第9-10页 |
| ·常用的化学灌浆材料 | 第10-15页 |
| ·水玻璃类化学灌浆材料 | 第10-11页 |
| ·木质素类化学灌浆材料 | 第11-12页 |
| ·丙稀酰胺类化学灌浆材料 | 第12-13页 |
| ·环氧树脂类化学灌浆材料 | 第13页 |
| ·甲基丙稀酸酯类材料 | 第13-14页 |
| ·脲醛树脂类化学灌浆材料 | 第14页 |
| ·丙稀酸盐类化学灌浆材料 | 第14-15页 |
| ·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 | 第15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 第15-17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 | 第15页 |
|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2 化学灌浆材料的配制 | 第17-28页 |
| ·基坑支护灌浆的目的和化学灌浆材料的要求 | 第17页 |
| ·本文采用的化学灌浆材料 | 第17-18页 |
| ·方案初选 | 第18-22页 |
| ·方案一:水玻璃-氯化钙 | 第18-19页 |
| ·方案二:水玻璃-无机盐灌浆胶 | 第19-20页 |
| ·方案三:水玻璃-乙二醛 | 第20页 |
| ·方案四:水玻璃-氟硅酸 | 第20-21页 |
| ·方案五:EF型水玻璃浆液 | 第21-22页 |
| ·方案六:水玻璃-硫酸铝 | 第22页 |
| ·方案优选 | 第22-26页 |
| ·方案三(再选):水玻璃-乙二醛 | 第23-24页 |
| ·方案四(再选):水玻璃-氟硅酸 | 第24页 |
| ·两种方案的优选 | 第24-26页 |
| ·化学灌浆材料的评价 | 第26-27页 |
| ·本章的主要结论 | 第27-28页 |
| 3 化学灌浆渗流分析 | 第28-48页 |
| ·概述 | 第28页 |
| ·渗流的基本理论与参数 | 第28-33页 |
| ·达西定律 | 第28-30页 |
| ·渗透系数、渗透率和导水系数 | 第30-32页 |
| ·贮水率和贮水系数 | 第32-33页 |
| ·浆液的渗透速度和扩散半径 | 第33-35页 |
| ·浆液的渗透速度 | 第33-34页 |
| ·浆液的扩散半径计算和确定 | 第34-35页 |
| ·化学灌浆渗流的计算 | 第35-42页 |
| ·流体的粘度 | 第35-36页 |
| ·浆液的粘度的测定 | 第36-42页 |
| ·渗透计算 | 第42页 |
| ·化学灌浆渗流分析 | 第42-46页 |
| ·本章主要结论 | 第46-48页 |
| 4 化学灌浆加固原理及湿陷性处理分析 | 第48-57页 |
| ·概述 | 第48页 |
| ·化学灌浆渗流加固原理 | 第48-51页 |
| ·化学灌浆加固原理 | 第48-49页 |
| ·化学灌浆加固化学作用机理 | 第49-51页 |
| ·湿陷性黄土化学灌浆 | 第51-56页 |
| ·化学灌浆治理黄土湿陷性的机理 | 第51页 |
| ·化学灌浆黄土湿陷性处理实例分析 | 第51-56页 |
| ·本章的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 5 基坑化学灌浆加固土体分析 | 第57-77页 |
| ·概述 | 第57页 |
| ·影响基坑的稳定性因素分析 | 第57-59页 |
| ·化学灌浆对基坑边坡稳定的作用 | 第59页 |
| ·基坑化学灌浆实例分析 | 第59-76页 |
| ·砂土化学灌浆试验分析 | 第59-63页 |
| ·黄土化学灌浆试验分析 | 第63-76页 |
| ·本章的主要结论 | 第76-77页 |
| 6 化学灌浆在基坑工程中应用数值分析 | 第77-92页 |
| ·概述 | 第77页 |
| ·化学灌浆加固黄土边坡的数值分析 | 第77-86页 |
| ·基坑支护的数值计算的土参数和边界条件 | 第77-79页 |
| ·化学灌浆加固前的数值计算分析 | 第79-83页 |
| ·化学灌浆加固后的数值计算分析 | 第83-86页 |
| ·化学灌浆加固前后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86页 |
| ·化学灌浆作为防水帷幕的数值分析 | 第86-89页 |
| ·化学灌浆帷幕数值模拟计算的土参数和边界条件 | 第86-87页 |
| ·未设化学灌浆帷幕的渗流数值分析 | 第87-88页 |
| ·设化学灌浆帷幕数值计算分析 | 第88-89页 |
| ·化学灌浆在基坑工程中应用的综合分析 | 第89-90页 |
| ·本章的主要结论 | 第90-92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 ·结论 | 第92-93页 |
| ·展望 | 第93-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