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双渠道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1-12页 |
·中小制造企业的现状 | 第12-13页 |
·中小制造企业双渠道运营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 第16-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17-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论文框架 | 第18-21页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21-28页 |
·双渠道概述 | 第21-24页 |
·双渠道的内涵 | 第21-23页 |
·双渠道冲突理论 | 第23-24页 |
·双渠道协调理论 | 第24页 |
·理性行为理论 | 第24-25页 |
·计划行为理论 | 第25-26页 |
·计划行为理论应用于双渠道协调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28页 |
3 影响双渠道协调的因素分析及假设模型 | 第28-36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制造商的规范信念及主观规范 | 第28页 |
·制造商双渠道协调的行为信念及制造商双渠道协调的态度 | 第28-29页 |
·制造商对双渠道协调的控制信念及感知对双渠道协调的控制力 | 第29页 |
·双渠道绩效 | 第29-31页 |
·关系假设及假设模型 | 第31-36页 |
·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 | 第31-35页 |
·概念模型假设 | 第35-36页 |
4 结构方程建模与数据分析 | 第36-59页 |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6-37页 |
·问卷调查对象及方法 | 第36页 |
·问卷设计与量化 | 第36-37页 |
·基本信息分析 | 第37-40页 |
·网络销售平台的选择 | 第38页 |
·两种销售方式之间关系的处理方式选择 | 第38-40页 |
·PLS分析 | 第40-48页 |
·分析方法 | 第40页 |
·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 | 第40-41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第41-47页 |
·研究小结 | 第47-48页 |
·制造商的意图与态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48-55页 |
·中介变量及其基本检验方法 | 第49-51页 |
·制造商意图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51-53页 |
·制造商态度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53-54页 |
·研究小结 | 第54-55页 |
·双渠道关系处理方式的调节作用检验 | 第55-59页 |
·处理方式对预期结果与双渠道协调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56-57页 |
·处理方式对双渠道协调与双渠道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57-58页 |
·研究小结 | 第58-5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9-64页 |
·全文总结 | 第59-62页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管理启示 | 第60-62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附录A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