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邻高速公路铜锣山隧道岩溶地段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岩溶隧道施工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 第18-28页 |
·概述 | 第18页 |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和原理简介 | 第18-21页 |
·地质雷达法预报原理 | 第18-20页 |
·地震反射波法预报原理 | 第20-21页 |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实施 | 第21-24页 |
·地质雷达法预报工作的实施 | 第21-22页 |
·地震反射波法预报工作的实施 | 第22-24页 |
·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分析 | 第24-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岩溶浅埋地段地表注浆技术 | 第28-43页 |
·概述 | 第28-29页 |
·岩溶浅埋段注浆设计 | 第29-36页 |
·岩溶浅埋段地质概况 | 第29-31页 |
·现场注浆试验设计 | 第31-36页 |
·注浆材料选择 | 第36页 |
·施工方案 | 第36-42页 |
·地表注浆的目的 | 第36-37页 |
·施工方案 | 第37-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地表注浆效果评价 | 第43-61页 |
·水泥充填的直观检查 | 第43-45页 |
·检查孔岩芯观察 | 第43页 |
·竖井开挖观察 | 第43-45页 |
·水泥注入量分析 | 第45-52页 |
·#竖井试验区注浆资料整理与分析 | 第45-49页 |
·两试验区注浆结果比较 | 第49-52页 |
·岩体透水率分析 | 第52-56页 |
·五点法压水试验成果分析 | 第52-55页 |
·注浆孔简易压水试验成果分析 | 第55-56页 |
·岩体声波测试成果分析 | 第56-60页 |
·岩体声波测试成果分析 | 第56-59页 |
·岩体完整性系数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岩溶地段隧道病害处治技术 | 第61-73页 |
·概述 | 第61页 |
·大型充填型溶洞处治技术 | 第61-66页 |
·充填淤泥型 | 第61-62页 |
·充填粉质黏土型 | 第62-63页 |
·充填粉细砂型 | 第63-65页 |
·充填块石土型 | 第65-66页 |
·工程实例分析 | 第66-72页 |
·工程概况 | 第66页 |
·溶洞处治施工 | 第66-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73-75页 |
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