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5页 |
ABSTRACT | 第15-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41页 |
§1 引言 | 第18页 |
§2 蝎昆虫神经毒素的种类 | 第18-20页 |
·蝎神经毒素的分类 | 第18-19页 |
·蝎昆虫神经毒素的分类 | 第19页 |
·已知蝎昆虫神经毒素的种类 | 第19-20页 |
§3 蝎昆虫毒素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20-23页 |
·蝎毒素基因组织结构及其mRNA的加工 | 第20-22页 |
·蝎毒素cDNA结构及翻译后的加工 | 第22-23页 |
§4 蝎昆虫神经毒素的结构研究 | 第23-26页 |
·兴奋型蝎昆虫神经毒素与哺乳动物毒素结构比较 | 第23-24页 |
·兴奋型蝎昆虫神经毒素的结构特点 | 第24-26页 |
§5 蝎昆虫神经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26-29页 |
·毒理学方法 | 第26-27页 |
·电生理学方法 | 第27-29页 |
·竞争结合试验 | 第29页 |
§6 国内外重组蝎昆虫神经毒素的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重组蝎昆虫毒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 第30页 |
·重组蝎毒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 第30-31页 |
§7 蝎昆虫神经毒素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第31-33页 |
·重组杆状病毒 | 第31-32页 |
·培育转基因抗虫植物 | 第32-33页 |
§8 参考文献 | 第33-41页 |
第二章 东亚钳蝎昆虫神经毒素的可溶性表达、纯化 | 第41-64页 |
§1 引言 | 第41-44页 |
·蛋白内含肽(intein) | 第41页 |
·蛋白质的剪接机制 | 第41-42页 |
·蛋白质剪接的应用 | 第42-44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4-52页 |
·实验材料 | 第44-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5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2-60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2-53页 |
·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53-54页 |
·Intein自剪切条件的优化 | 第54-55页 |
·缓冲液的优化 | 第55-57页 |
·BmK IT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57-59页 |
·BmK IT-His_6 CD光谱 | 第59-60页 |
·BmK IT-His_6活性分析 | 第60页 |
§4 讨论 | 第60-61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第三章 重组东亚钳蝎昆虫毒素的氧化折叠 | 第64-80页 |
§1 引言 | 第64-66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66-68页 |
·实验材料 | 第66-67页 |
·实验方法 | 第67-68页 |
§3 结果 | 第68-76页 |
·两种BmK IT融合蛋白纯化行为的比较 | 第68-70页 |
·两种BmK IT融合蛋白稳定性比较 | 第70-71页 |
·重组蛋白二硫键的测定 | 第71-72页 |
·重组BmK IT的氧化折叠 | 第72-75页 |
·重组BmK IT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75-76页 |
§4 讨论 | 第76-78页 |
§5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第四章 二硫键异构酶DsbC催化下的BmK IT氧化折叠 | 第80-98页 |
§1 引言 | 第80-81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81-86页 |
·实验材料 | 第81-82页 |
·实验方法 | 第82-8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6-95页 |
·DsbC基因的克隆 | 第86页 |
·DsbC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86-88页 |
·DsbC的诱导表达 | 第88-89页 |
·rDsbC的纯化 | 第89-91页 |
·Western Blot鉴定 | 第91页 |
·rDsbC的氧化还原状态分析 | 第91-92页 |
·DsbC催化蛋白折叠活性 | 第92-93页 |
·rDsbC催化BmK IT氧化折叠初步研究 | 第93-94页 |
·BmK IT与DsbC共表达 | 第94-95页 |
§4 讨论 | 第95页 |
§5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第五章 rBmK IT电生理学活性检测的准备工作——棉铃虫神经细胞的提取 | 第98-108页 |
§1 引言 | 第98-101页 |
·膜片钳技术 | 第98-99页 |
·膜片钳技术的应用 | 第99-100页 |
·膜片钳技术应用于杀虫剂作用机理的研究 | 第100-10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01-102页 |
·实验材料 | 第101页 |
·实验方法 | 第101-10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02-105页 |
·棉铃虫腹神经索的提取 | 第102-103页 |
·棉铃虫神经细胞的观察 | 第103-104页 |
·棉铃虫神经细胞的分离培养 | 第104-105页 |
§4 讨论 | 第105-106页 |
§5 参考文献 | 第106-108页 |
第六章 东亚钳蝎神经毒素rBmK IT蛋白的晶体生长条件的初步探索 | 第108-120页 |
§1 引言 | 第108-111页 |
·蛋白质结晶的基本过程 | 第108-109页 |
·结晶方法 | 第109页 |
·蛋白质结晶的影响因素 | 第109-11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11-115页 |
·实验材料 | 第111页 |
·实验方法 | 第111-11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15-117页 |
结晶条件的摸索 | 第115-117页 |
§4 结果讨论 | 第117页 |
§5 参考文献 | 第117-12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20-123页 |
总结 | 第120-122页 |
展望 | 第122-123页 |
附录Ⅰ | 第123-125页 |
附录Ⅱ | 第125-129页 |
附录Ⅲ | 第129-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