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引言 | 第5-7页 |
第一章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 第7-17页 |
第一节 处身美国现代文化,彰显"在路上"情结 | 第7-9页 |
第二节 特别的行走哲学,抒发"在路上"情结 | 第9-11页 |
第三节 走"在路上"的文学创作与诗学理念 | 第11-17页 |
一、语言哲学 | 第11-12页 |
二、自发性创作 | 第12-14页 |
三、音乐性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垮掉一代"之"在路上"情结原因探析 | 第17-24页 |
第一节 美国现代文化语境与"在路上"情结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犹太民族的流散命运与"在路上"情结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古希腊以来的"上路"传统与"在路上"情结 | 第19-20页 |
第四节 波西米亚精神与"在路上"情结 | 第20-21页 |
第五节 "在路上"是现代人共同的心结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永远的"在路上" | 第24-26页 |
第一节 "站在当代西方回归自然的风头浪尖上"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文化意义上的革命" | 第25-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0-31页 |
附录 | 第31-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