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4.1 地下水模拟软件 | 第12-13页 |
1.4.2 Visual MODFLOW在地下水模拟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1.5 地下水数值模拟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5.1 存在问题 | 第15-16页 |
1.5.2 发展趋势 | 第16页 |
1.6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 第19-27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0页 |
2.1.1 地理位置及城市概况 | 第19页 |
2.1.2 气象水文 | 第19-20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20-22页 |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第22-25页 |
2.3.1 含水层结构特征 | 第22-25页 |
2.4 区域地质条件 | 第25-26页 |
2.5 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地下水流模型 | 第27-40页 |
3.1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第27-28页 |
3.2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3.2.1 边界条件概化 | 第28页 |
3.2.2 模拟区水力特征概化 | 第28页 |
3.2.3 地下水数值模拟 | 第28-29页 |
3.3 数值模拟 | 第29-37页 |
3.3.1 模拟软件选择 | 第29页 |
3.3.2 数值模拟 | 第29-37页 |
3.4 模型识别 | 第37-40页 |
第四章 地下水溶质运移模拟 | 第40-50页 |
4.1 溶质运移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0页 |
4.2 预测条件概化 | 第40页 |
4.3 污染物源强设定 | 第40-42页 |
4.4 溶质运移预测结果 | 第42-5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0-51页 |
5.1 结论 | 第50页 |
5.2 建议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