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 第14-18页 |
·国外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 第14-16页 |
·国内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 第16-18页 |
·国内外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与应用 | 第18-22页 |
·国外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与应用 | 第18-20页 |
·国内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与应用 | 第20-22页 |
·国内外生态足迹法在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 | 第22页 |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2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第2章 生态环境影响及其评价方法 | 第24-45页 |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24-29页 |
·局部地貌破坏 | 第24-25页 |
·动植物的影响 | 第25页 |
·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和风蚀 | 第25-26页 |
·景观影响 | 第26-28页 |
·对水环境的影响 | 第28-29页 |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第29-32页 |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 第29-31页 |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传统方法的不足 | 第31-32页 |
·生态足迹分析 | 第32-41页 |
·生态足迹计算 | 第32-36页 |
·生态容量的土地面积法分析 | 第36-37页 |
·生态容量的资源产量法分析 | 第37-41页 |
·生态足迹法在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 第41页 |
·高速公路生态补偿 | 第41-43页 |
·生态补偿及绿当量概念的提出 | 第41-42页 |
·绿当量的计算方法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3章 绵遂高速公路工程概况及生态环境现状 | 第45-51页 |
·项目概况 | 第45-47页 |
·工程地理位置、公路等级、路线方案及主要控制点 | 第45-46页 |
·社会环境状况概述 | 第46-47页 |
·生态环境状况概述 | 第47-51页 |
·植物、植被类型及分布 | 第47页 |
·野生动物现状调查分析 | 第47-48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48-49页 |
·农业生态现状 | 第49页 |
·景观生态系统现状 | 第49-50页 |
·水土流失现状 | 第50-51页 |
第4章 绵遂高速公路(绵阳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第51-68页 |
·生态足迹现状计算 | 第51-54页 |
·绵阳市生物资源的生态足迹 | 第52-54页 |
·生态足迹计算结果 | 第54页 |
·两种方法计算的生态容量 | 第54-59页 |
·土地面积法计算结果 | 第54-55页 |
·资源产量法计算结果 | 第55-56页 |
·两种方法计算的生态赤字/生态盈余 | 第56-59页 |
·高速公路建设对绵阳生态容量及生态赤字的影响评价 | 第59-65页 |
·生态容量的预测 | 第60-64页 |
·高速公路修建前后生态赤字变化分析 | 第64-65页 |
·高速公路的生态补偿 | 第65-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