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3种FABPs 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用性状关联性研究概况 | 第13-18页 |
·3种FABPs 基因概述及其作用 | 第13-15页 |
·3种FABPS 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用性状之间的关系 | 第15-18页 |
·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 第18-27页 |
·分子标记的方法 | 第19-25页 |
·分子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影响秦川牛肉用性状的其它候选基因 | 第27-31页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基因 | 第27-28页 |
·生肌决定因子(MyoD)基因 | 第28页 |
·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 | 第28-29页 |
·垂体释放因子1(POU1F1)基因 | 第29页 |
·肌肉生长抑制素(GDF-8)基因 | 第29-30页 |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基因 | 第30-3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1-40页 |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溶液的配制 | 第31-3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主要试剂 | 第32页 |
·主要药品及试剂的配制 | 第32-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38页 |
·秦川牛血液基因组DNA 的提取和检测 | 第33-35页 |
·PCR 扩增体系 | 第35-36页 |
·PCR-SSCP 分析 | 第36-37页 |
·PCR 扩增产物的回收与测序 | 第37-38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8-40页 |
·主要分析软件 | 第38页 |
·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 | 第38-4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0-53页 |
·秦川牛血液基因组DNA 的电泳检测 | 第40页 |
·秦川牛H-FABP 第1 外显子扩增片段的PCR-SSCP 分析 | 第40-42页 |
·秦川牛H-FABP 基因第1 外显子的PCR 扩增及SSCP 分析 | 第40页 |
·秦川牛H-FABP 基因第1 外显子多态性及序列分析 | 第40-41页 |
·秦川牛H-FABP 基因第1 外显子多态位点的遗传分析结果 | 第41页 |
·秦川牛H-FABP 基因第1 外显子多态性与肉用性状的关系 | 第41-42页 |
·秦川牛H-FABP 第2 外显子扩增片段的PCR-SSCP 分析 | 第42-43页 |
·秦川牛H-FABP 第3 外显子扩增片段的PCR-SSCP 分析 | 第43页 |
·秦川牛H-FABP 第4 外显子扩增片段的PCR-SSCP 分析 | 第43页 |
·秦川牛A-FABP 第1 外显子扩增片段的PCR-SSCP 分析 | 第43-44页 |
·秦川牛A-FABP 第Ⅰ内含子扩增片段的PCR-SSCP 分析 | 第44-46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第Ⅰ内含子PCR 扩增及SSCP 分析结果 | 第44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第Ⅰ内含子多态性及序列分析 | 第44-45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第Ⅰ内含子多态位点的遗传分析结果 | 第45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第Ⅰ内含子多态性与肉用性状的关系 | 第45-46页 |
·秦川牛A-FABP 第3 外显子扩增片段的PCR-SSCP 分析 | 第46-47页 |
·秦川牛A-FABP 第4 外显子扩增片段的PCR-SSCP 分析 | 第47-49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第4 外显子PCR 扩增及SSCP 分析结果 | 第47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第4 外显子多态性及序列分析 | 第47-48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第4 外显子多态位点的遗传分析结果 | 第48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第4 外显子多态性与肉用性状的关系 | 第48-49页 |
·秦川牛E-FABP 第1 外显子扩增片段的PCR-SSCP 分析 | 第49页 |
·秦川牛E-FABP 第2 外显子扩增片段的PCR-SSCP 分析 | 第49-50页 |
·秦川牛E-FABP 第3 外显子扩增片段的PCR-SSCP 分析 | 第50页 |
·秦川牛E-FABP 第4 外显子扩增片段的PCR-SSCP 分析 | 第50-53页 |
·秦川牛E-FABP 基因第4 外显子PCR 扩增及SSCP 分析结果 | 第50-51页 |
·秦川牛E-FABP 基因第4 外显子多态性及序列分析 | 第51页 |
·秦川牛E-FABP 基因第4 外显子多态位点的遗传分析结果 | 第51-52页 |
·秦川牛E-FABP 基因第4 外显含子多态性与肉用性状的关系 | 第52-5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3-55页 |
·秦川牛H-FABP 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用性状关联分析 | 第53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用性状关联分析 | 第53-54页 |
·秦川牛E-FABP 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用性状关联分析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56页 |
·秦川牛H-FABP 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用性状关联分析 | 第55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用性状关联分析 | 第55页 |
·秦川牛E-FABP 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用性状关联分析 | 第55页 |
·分子标记基因在秦川牛中的应用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附录 | 第62-65页 |
中英文缩写对照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