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独一味分散片的处方设计及文献考证 | 第12-24页 |
1 命名依据 | 第12页 |
2 独一味的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来源与分布 | 第12页 |
·性味功能 | 第12页 |
·历史沿革 | 第12-13页 |
·化学成分研究 | 第13页 |
·药理学研究 | 第13-15页 |
·临床应用 | 第15-18页 |
3 中药分散片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中药分散片的特点 | 第18页 |
·中药分散片的制备 | 第18-20页 |
·中药分散片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 第20-21页 |
4 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5 选题依据 | 第22-24页 |
第二部分 独一味提取工艺研究 | 第24-2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2 独一味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第24-26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24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24-26页 |
·样品溶液的含量测定法 | 第26页 |
3 水提工艺的优选 | 第26-27页 |
4 提取工艺验证 | 第27-29页 |
第三部分 纯化工艺研究 | 第29-3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2 独一味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29页 |
3 药液上柱前的处理 | 第29-30页 |
4 树脂的预处理 | 第30页 |
5 树脂的筛选 | 第30页 |
6 AB-8 型树脂富集纯化独一味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 第30-37页 |
·吸附条件的考察 | 第30-33页 |
·解吸条件的确定 | 第33-35页 |
·动态洗脱曲线的绘制 | 第35-37页 |
第四部分 独一味分散片成型工艺研究 | 第37-4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2 成型工艺中辅料的筛选 | 第37-40页 |
·崩解剂的选择 | 第37页 |
·崩解剂配比筛选 | 第37-38页 |
·崩解剂加入方法的选择 | 第38页 |
·填充剂的选择 | 第38页 |
·矫味剂用量的筛选 | 第38-39页 |
·助流剂的选择 | 第39页 |
·辅料用量的筛选 | 第39-40页 |
3 独一味分散片的成型工艺确定 | 第40页 |
4 独一味分散片制备工艺 | 第40-41页 |
·提取 | 第40-41页 |
·纯化 | 第41页 |
·成型 | 第41页 |
5 三批样品制备 | 第41-42页 |
6 工艺流程图 | 第42-43页 |
第五部分 独一味分散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 第43-54页 |
1 处方 | 第43页 |
2 制法 | 第43页 |
3 性状 | 第43页 |
4 鉴别 | 第43-45页 |
·理化鉴别 | 第43页 |
·薄层鉴别 | 第43-45页 |
5 检查 | 第45页 |
·崩解时限与分散均匀性检查 | 第45页 |
·溶出度 | 第45页 |
6 正丁醇提取物 | 第45-46页 |
7 独一味分散片含量测定 | 第46-52页 |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第46-48页 |
·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 第48-52页 |
8 功能与主治 | 第52页 |
9 用法与用量 | 第52页 |
10 规格 | 第52页 |
11 贮藏 | 第52页 |
12 独一味分散片与独一味胶囊的质量标准的比较 | 第52-54页 |
第六部分 独一味分散片的稳定性研究 | 第54-58页 |
1 加速试验 | 第54-55页 |
2 长期试验 | 第55-56页 |
3 稳定性考察结论 | 第56-58页 |
·加速试验结果 | 第56-57页 |
·长期试验结果 | 第57-58页 |
第七部分 独一味分散片初步药效学研究 | 第58-6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实验动物 | 第58页 |
·仪器及药品 | 第58页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58-61页 |
·独一味分散片对小鼠热板法镇痛作用的影响 | 第58-59页 |
·独一味分散片冰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的影响 | 第59页 |
·独一味分散片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作用 | 第59-60页 |
·小鼠断尾出血时间(BT)的测定 | 第60页 |
·最大耐受量试验(MTD) | 第60-61页 |
第八部分 讨论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