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非对称传输的双工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 第10-13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非对称特性 | 第18-24页 |
·引言 | 第18页 |
·业务引起的非对称特性 | 第18-19页 |
·电磁辐射引起的非对称特性 | 第19-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4页 |
第三章 FDD和TDD及其他双工方式分析 | 第24-40页 |
·引言 | 第24页 |
·FDD双工方式 | 第24-27页 |
·FDD概述 | 第24-25页 |
·FDD的优点 | 第25-26页 |
·FDD的缺点 | 第26-27页 |
·TDD双工方式 | 第27-32页 |
·TDD概述 | 第27-28页 |
·TDD的优点 | 第28-29页 |
·TDD的缺点 | 第29-32页 |
·其他双工方案分析 | 第32-38页 |
·OFDD双工方案 | 第32-33页 |
·CDD双工方案 | 第33-36页 |
·HDD双工方案 | 第36-38页 |
·本章小节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适应非对称传输的AFDD双工技术研究 | 第40-58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AFDD双工方案设计 | 第41-43页 |
·AFDD的概念 | 第41-42页 |
·AFDD方案设计 | 第42-43页 |
·基于动态频率映射的双工频率对匹配方案研究 | 第43-52页 |
·研究背景 | 第43-44页 |
·名词术语 | 第44页 |
·双工频率动态映射下的频率对匹配方案 | 第44-48页 |
·动态频率分配及其应用场景 | 第48-49页 |
·动态频率对匹配灵活度分析 | 第49-52页 |
·建模与仿真 | 第52-56页 |
·仿真模型 | 第52-53页 |
·仿真方法 | 第53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8-60页 |
·完成的工作 | 第58-59页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