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关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8页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第10-17页
 (二) 研究意义第17-18页
一、 “媒介融合”概述第18-30页
 (一) “媒介融合”的概念第18-19页
 (二) 我国传统媒体“媒介融合”发展现状分析第19-30页
  1. 广播电视的“媒介融合”现状第20-26页
  2. 报纸的“媒介融合”现状第26-30页
二、 “融合新闻”概述第30-36页
 (一) “融合新闻”的概念第30-31页
 (二) “融合新闻”的特点第31-36页
  1. 传播者的多元化第31-32页
  2. 收受者的用户化第32-33页
  3. 传播内容的立体化第33-34页
  4. 媒介渠道的融合化第34页
  5. 反馈的及时化第34-36页
三、 “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的关系第36-46页
 (一) “媒介融合”是“融合新闻”产生的推动力第36-41页
  1.对新闻传播方式的改变第36-37页
  2.对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第37-39页
  3.对受众需求的改变第39-41页
 (二) “融合新闻”是“媒介融合”进程中的一部分第41-43页
  1. 媒介组织结构的重构第41-42页
  2. 传媒产业化的融合第42-43页
 (三) “融合新闻”是“媒介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之一第43-46页
  1. 传播新闻是新闻传播业的核心功能第43-44页
  2. 融合新闻是传媒业的核心竞争力第44-46页
四、 “媒介融合”时代促进“融合新闻”发展的措施第46-54页
 (一)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综合能力第46-48页
  1. 新闻记者应掌握多种媒体技能并组建“多媒体记者团”第46-47页
  2. 新闻编辑应提高多媒体策划、编辑、制作能力第47-48页
 (二) 对新闻教育的改革第48-51页
  1. 转变教学理念第49页
  2. 调整课程设置第49-50页
  3. 提高师资素质第50-51页
 (三) 对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建构第51-54页
  1. 对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第51-52页
  2. 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后记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辽宁日报》改版看省级党报市场化下的新闻生产
下一篇:网络娱乐新闻话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