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第1章 体育选项课及运动动机理论部分 | 第10-28页 |
| ·选题依据 | 第11-14页 |
|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 第11-12页 |
|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需要 | 第12-13页 |
| ·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 第13页 |
| ·全民健身计划的需要 | 第13-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 ·体育选项课的理论概述 | 第14-15页 |
| ·体育运动动机的基本理论 | 第15-2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 第2章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第28-32页 |
| ·研究对象 | 第28页 |
| ·研究方法 | 第28-32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28-29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29-30页 |
| ·访谈法 | 第30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30-31页 |
| ·逻辑推理法 | 第31-32页 |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57页 |
| ·昆明地区大学体育选项课状况 | 第32-38页 |
| ·昆明地区七所本科院校体育选项课开设情况 | 第32-33页 |
| ·昆明地区七所本科院校体育选项课状况统计情况 | 第33-36页 |
| ·昆明地区大学生对体育选项课的认识状况 | 第36-38页 |
| ·昆明地区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状况动机结果与分析 | 第38-57页 |
| ·昆明地区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动机结构及因子类别命名 | 第38-40页 |
| ·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动机的差异性比较 | 第40-44页 |
| ·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育选项动机比较 | 第44-48页 |
| ·不同户口地大学生体育选项动机比较 | 第48-53页 |
| ·不同民族学生体育选项课动机的差异性比较 | 第53-57页 |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7-61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昆明地区各高校体育选项课开展情况差别较大 | 第57页 |
| ·男、女生选课的项目特点明显不同 | 第57页 |
| ·昆明大学生对《体育新课标》及相关概念了解较少 | 第57页 |
| ·昆明大学生对本校体育选项课开展情况的态度 | 第57页 |
| ·昆明大学生体育课选项动机结构及因子类别命名 | 第57-58页 |
|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选项动机有差异 | 第58页 |
| ·不同年级大学生选项动机有差异 | 第58页 |
| ·不同户口地大学生选项动机有差异 | 第58页 |
| ·不同民族大学生选项动机差异不显著 | 第58-59页 |
| ·建议 | 第59-61页 |
| ·加强对学生体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 第59页 |
| ·关注学生的选课动机,重视不同背景学生的选课动机差异 | 第59页 |
| ·重视男女生之间的体育课选项动机的差异 | 第59-60页 |
| ·重视不同年级学生的体育课选项动机的差异 | 第60页 |
| ·重视农村、城市学生的体育课选项动机差异 | 第60页 |
|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附件 | 第64-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