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中国戏剧艺术论文--地方剧艺术论文

纪招治与闽南歌仔戏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言第10-14页
 一、 研究缘起第10-11页
 二、 研究方法第11页
 三、 研究现状第11-14页
第一章 歌仔戏概述第14-23页
 第一节 闽南概况第14-17页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招治第17-23页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第17-19页
  二、 传承人纪招治第19-23页
第二章 继承传统,发展歌仔戏艺术(1946-1983年)第23-37页
 第一节 求艺(1946-1953年)第23-29页
  一、 一拜恩师洪本忠第23-27页
  二、 二拜恩师邵江海第27-29页
 第二节 喜与悲(1953-1976年)第29-34页
 第三节 重创辉煌(1976-1983年)第34-37页
第三章 老骥伏枥,把歌仔戏艺术发扬光大(1983-2008年)第37-50页
 第一节 教学(1983-1997年)第37-38页
 第二节 学术与表演(1997-2008年)第38-41页
 第三节 晚霞歌仔戏队第41-43页
 第四节 录音第43-47页
 第五节 再教学第47-50页
第四章 纪招治与歌仔戏的关系阐释第50-60页
 第一节 闽南文化对纪招治的模塑第50-54页
 第二节 纪招治对歌仔戏的创新第54-56页
 第三节 纪招治对歌仔戏的传承第56-60页
结语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附录第64-66页
致谢语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纪录片中商业利益和人文价值的统一对立
下一篇:杜兆植《成陵祭》音乐创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