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县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及防治区划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依据 | 第9-12页 |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第10-11页 |
·漾濞县地质灾害概况 | 第11页 |
·漾濞县研究区概况及前人研究工作成果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第12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2-14页 |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漾濞县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 第15-33页 |
·自然地理 | 第15-17页 |
·交通位置 | 第15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5-17页 |
·地形地貌 | 第17-19页 |
·气象水文 | 第19-22页 |
·气象 | 第19-20页 |
·水文 | 第20-22页 |
·地层岩性 | 第22-24页 |
·地层构造 | 第24-27页 |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第27-29页 |
·新构造运动 | 第27-28页 |
·地震 | 第28-29页 |
·岩土工程地质基本特征 | 第29-31页 |
·水文地质特征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研究 | 第33-50页 |
·地质灾害总体发育状况 | 第33-36页 |
·地质灾害的基本类型 | 第33页 |
·地质灾害的分布概况 | 第33-36页 |
·各种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 | 第36-50页 |
第四章 地质灾害成因机制分析 | 第50-56页 |
·地质灾害形成的基本条件 | 第50-53页 |
·地质灾害形成的动力因素 | 第53-56页 |
第五章 地质灾害防治区划研究 | 第56-74页 |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 第56-69页 |
·分区的目的 | 第56页 |
·区划原则 | 第56页 |
·区划方法 | 第56-59页 |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 第59-69页 |
·地质灾害防治区划 | 第69-72页 |
·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原则 | 第69页 |
·地质灾害防治区划结果 | 第69-72页 |
·减灾政策措施 | 第72-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建议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