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调节的认知重评策略:ERP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30页 |
1 情绪概述 | 第9-13页 |
·情绪的概念 | 第9页 |
·情绪的组成 | 第9-10页 |
·情绪的测量 | 第10-11页 |
·主观体验的测量 | 第10页 |
·外部表现的测量 | 第10-11页 |
·生理唤醒的测量 | 第11页 |
·情绪的认知理论 | 第11-13页 |
·情绪的“评定-兴奋沈” | 第11-12页 |
·情绪的“两因素理论” | 第12页 |
·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 | 第12-13页 |
·情绪的神经机制 | 第13页 |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 第13页 |
·情绪的周围神经机制 | 第13页 |
2 情绪调节概述 | 第13-30页 |
·情绪调节的概念 | 第13-14页 |
·情绪调节的类型 | 第14-15页 |
·情绪调节过程模型 | 第15-17页 |
·情绪调节过程中的认知重评和分心策略 | 第17-23页 |
·对认知重评的研究 | 第17-20页 |
·对分心的研究 | 第20-21页 |
·认知重评和分心的比较 | 第21-23页 |
·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反应、情绪调节、诊断方法 | 第23-30页 |
·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反应特点 | 第23-25页 |
·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调节特点与脑机制 | 第25-29页 |
·抑郁症患者的诊断方法 | 第29-30页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 | 第30-34页 |
1 问题提出 | 第30-31页 |
2 研究假设 | 第31-32页 |
3 研究意义 | 第32-34页 |
·理论意义 | 第32-33页 |
·实践意义 | 第33-34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4-39页 |
1 实验目的 | 第34页 |
2 实验设计 | 第34页 |
3 实验方法 | 第34-39页 |
·被试 | 第34-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实验程序 | 第35-37页 |
·数据收集 | 第37页 |
·数据分析 | 第37-39页 |
第四部分 实验结果 | 第39-44页 |
1 行为结果 | 第39-40页 |
2 ERP结果 | 第40-44页 |
·情绪诱发阶段 | 第40-41页 |
·情绪调节后图片再次呈现阶段 | 第41-44页 |
第五部分 讨论 | 第44-51页 |
1 认知重评和分心对两组被试情绪体验的影响 | 第44-45页 |
2 认知重评和分心对两组被试脑电活动的影响 | 第45-48页 |
·情绪诱发阶段 | 第45-46页 |
·情绪调节后图片再呈现阶段 | 第46-48页 |
3 认知重评的应用 | 第48-50页 |
4 贡献及展望 | 第50-51页 |
第六部分 结论 | 第51-52页 |
第七部分 参考文献 | 第52-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